林浩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有惊无险。又过了几个时辰,林浩他们终于到达了通道的另一头,也就是此行的目的地。
林浩从通道出来,这里是一个传送阵,坐落在道场上,道场规模巨大,道场成正方形,每个方位都有一座巨大的石头雕像,每个石像的台基上都有一个巨大的时刻字,林浩粗略辨认,应该是“土、风、水、火”四个字,象征着世界组成的四大元素。道场之间是一个圆形的道台,石台两边矗立着两个巨大的石柱,每个石柱上各有一副对联,一边是“道可道,非常道”,另一边是“名可名,非常名。”
整个道场的布局采取的是“天圆地方”的布局,林浩不禁为其所震撼,要知道将“天圆地方”的格局纳入自己道场之中,无疑就是要以天地之格局来修炼自己的法。这种修炼方法是要纳天地之精,气吐河山,法效天地,此等气魄,除了道家之祖,老子,还能有谁?!
“师傅,这是你的道场吗?真气派,不愧为道家始祖啊。”林浩对着老子就是一通马屁,把这里吹的跟天上似的。
老子淡淡一笑,“你这小子,不用拍马屁了。师傅我什么世面没见过,还需要你来奉承吗?你只要好好修炼,师傅自然不会藏私。你要趁机偷懒,看见那道场四周的四个石像了吗?每一个石像都自成一片空间,到时候就让你到那里去闭门思过。”
林浩被一股冷水从头冰到脚,那石像肯定不是什么善茬。自己还是老实点吧,别一不小心把命给丢了。
林浩跟着师傅来到道场中间的道台上,这里就是老子平时修炼的地方。道台古朴天成,位于道场正中位置,暗合天眼之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天地气息最浓郁之处。对于道家修炼者来说,这里简直就是无上宝地,在这里修炼,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感悟到道家之祖老子在此修炼时留下的心得体会,这些感悟像一盏明灯,可以令修炼者避免误入歧途,在修炼的每一步都能得到画龙点睛的指点。正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了这些感悟,修炼者往往能领会更深层次的天地奥义。
老子告诉林浩,以后他就在这个道台上修炼,看得出来,老子对林浩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在此修炼的第一课便是学习风之奥义,风在自然界中无形无踪,来去自如,因此学习风之奥义追求的便是极速和飘渺。老子以五行换位之法传授林浩,让其领悟风的属性。
林浩在道台上一坐便是三个月,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感受天地间蕴藏的精妙,领悟风的奥秘,师傅告诉过他,只有从精神上领悟了,才能在修炼中运用。也就是说,一切的修炼都源自于精神的修炼,其法的施展,法的效力都不过是精神修炼的外放形式。静坐了数月,林浩倏忽真眼,此时他的眼眸显得比以往要清澈许多,这是因为经过精神的感悟,涤荡了心灵,他觉得自己能够隐隐约约看到一些之前所不能见的东西了。
接下来,林浩便是修炼风之奥义的身法。道家之法有四个形式,即土、风、水、火,每个属性的修炼都有不同的法,这风之奥义修炼的便是身法,身法就是修炼自身,获得的属性则是加持自身,而火之奥义则是借天地之火,施展无上火术,通过自然界的元素来施法。这个原理跟武侠小说的内功和招式类似,这风之奥义修炼的便是相当于内功。修炼之后,便能如风般飘逸、鬼魅,瞬间移形换位,无法捕捉到修炼者的踪迹。
林浩在修炼之时,不停的吸取天地之精华,他嘴里每吐出的一口气,都是体内残存的糟粕。随着修炼的深入,林浩的头顶上方形成巨大的漩涡,周遭的天地灵气疯狂的被聚集到这里,速度简直快得吓人,幸亏这里本来就是时空的中心,不然被林浩这么一折腾,肯定会弄得草木凋零,万物死寂。
整整过了一年的时间,林浩才再次睁开眼睛,他吐出一口浊气,双手为掌,收招,气归丹田。“呼,呼”眨眼间,林浩已经出了道场之外,瞬间又回到了道台之上,林浩对自己的修炼很是满意,“虽然还没有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地步,但是已经能做到移形换位,来去无踪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