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循环听着的一首歌曲,是黄家驹的《曾经拥有》,歌曲中他用一口香港式的普通话把歌词随着伴奏唱了出来,却没有那种很普遍的别扭,随之而来的却是久违和怀念。
黄家驹的那个时代,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从他的歌声中,却也能听出那属于beyond的光辉时代。
我喜欢黄家驹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嗓音独特,歌曲好听。
而是因为他本身就与大流中的歌手不同,因为他的歌曲本身就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刻意的来赞颂爱情,或者是表现那种无病**的伤感。他的歌曲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和永不放弃追逐的理想,而且充分的展现出了他对和平与世间皆美好的那种深入脑髓的愿望。
《光辉岁月》便是他对和平渴望的典型代表,歌中的那句“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便是对他的愿望的最大的诠释了。
而他生前的最后一首歌《海阔天空》则充分表达对理想的理解和那份不懈的追求。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思考中,我竟情不自亲的唱了出来,而在我的歌声中却丝毫没有黄家驹的那份对理想的那份不懈的追求。
想想也是,现在的我对于这座城市的车子,及很多景物都是那么的草木皆兵,又怎么会有那份专属于理想的赤诚呢?
.........
不知不觉,我又进入了梦乡,依旧是那片灰色的海,而我却不再是我。
我仿佛拥有了上帝视角,细浪拍打在岩石上,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浪花,很快却又消逝,接着一波新的细浪又重新拍在了岩石上。
就这样,一直循环着。
而时间却在这循环中好像不再流动,因此一切的动态都已成了静态。
我的视角渐渐的转移到了海面,却看到了一个人在海的边缘不停的挣扎着。但他不是溺水,而是向着海中的那个岛奋力游着,但不管他有多卖力,始终都没有前进半步。
而此时,海滩上也站着几个人,他们注目着水中奋力挣扎的那个人。
而那个人也发现了他身后的人,他喜出望外的转身,又向着海岸的方向游动。
可是,仍不管他游得有多卖力,却始终还是停留在原处。
此情此景令我心中无比压抑,却不能说出些许话语,于是我脑袋上冒起了紧张的汗,顺着额头流了下去,那个世界也就此下起了灰蒙蒙的细雨。
........
不知道这个梦持续了多久,也忘记了我以上帝的视角观看到了其他些什么,总之我是被一阵叮叮咚咚的手机铃声叫醒的。
伸出手拿过了电话,原本迷迷糊糊的我却在下一秒变得异常清醒,且带有略微的紧张。
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唐梦琪’三个大字!
我把脑袋晃了一圈,但僵硬的脖子却并没有因此而松弛,可是,叮叮咚咚的铃声一直催着我,催促中我I接通了电话。
“喂~~”我试探道。
电话那边,除了隐约的呼吸,没有任何声响传来。
“唐梦琪吗?”我又问道。
“嗯!你在常州吗?”她终于回答道。
我很怀疑她怎么知道我在常州,但还是应声答道:“对啊!怎么了。”
“科四路美丽心情咖啡店!我等你,不见不散。”说完她便挂断了电话。
第26章:约见(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