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倭都司:山东海防“司令部”
蓬莱的海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南倭北虏”,是明王朝自建立之时起面对的两大外患。备倭都司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进而产生抗倭斗争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等人文故事。
山东总督备倭都司(又叫山东等处总督备倭都司),其全称为“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指挥使司”,统称备倭都司,号都司。
备倭都司是明代为防御倭寇侵扰而在山东沿海设置的军事机构。明初,为了有效地组织沿海卫所军队进行海防备倭斗争,明政府在东南各省设有山东、扬州、金山、浙江、福建、广东共6个总督备倭都司。金山和扬州总督备倭都司在江苏,浙江总督备倭都司在定海,福建总督备倭都司在福宁,广东总督备倭都司在东莞。
山东总督备倭都司在登州(蓬莱)水城(备倭城)内,统辖登州营、文登营、即墨营和登州卫、莱州卫、青州左、靖海卫(在今文登)、成山卫(在今荣成)、宁海卫(在今牟平)、威海卫、灵山卫(在今胶南)、鳌山卫(在今即墨)、大嵩卫(在今海阳)、安东卫(在今日照),即整个山东半岛沿海的海防与抗倭。
设立
抗倭海防之要举
“南倭北虏”,是明王朝自建立之时起就必须面对的两大外患。在北方,明政府曾设九边以防北元,在南边,则是采取建立卫所、设置战船等措施,加强海防以备倭寇。抗倭,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大的防御工程,贯穿大半个明朝。
明初,日本一些失意的官僚、处于困境的武士、浪人、海商等,勾结张士诚、方国珍残部及沿海地方部分亡命之徒,结伙为盗,成为倭寇。“元朝末年,倭寇经常侵掠我国沿海地方。明朝建立后,更是经常侵入沿海为祸。明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东南沿海是明政府的主要财源之地。倭寇的入侵严重威胁到明王朝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安全,这使得明政府绝对不能坐视,于是朱元璋先后派遣汤和等人前往沿海进行大规模的海防建设。”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蔡志书说。
蔡志书的介绍,山东沿海是倭寇活动的重灾区。洪武至永乐年间,倭寇骚扰山东沿海各州县记载不下百次,其中较大的有一二十次之多。他们是以掠夺人口和财物为目的,在山东沿海登陆后,趁着守军疏于防备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入城镇、村落,掠夺得手后随即乘船逃遁。“永乐六年(1408),倭寇袭扰成山卫,抢掠罗山寨,又登大蒿卫的沙岛嘴和鳌山卫的羊山寨、于家庄寨及桃花阑寨,百户所指挥王辅、李茂、周盘战死,同时登州沙门岛一代也抄掠殆尽。为此,朝廷命安远伯柳升和平江伯陈瑄率师沿海捕倭。柳升大败倭寇于灵山,陈瑄追倭寇至白石岛和蓬莱海中,百户唐锭追倭寇至朝鲜界。鉴于山东沿海备倭形势,明廷决定在登州设置备倭都司,作为抗倭海防的军事指挥机关。”
辖区
掌管三营十一卫
《山东通志》曾记载:山东都指挥使司辖卫十八个:济南卫、沂州卫、济宁卫、兖州卫、平山卫、东昌卫、临清卫、青州卫、登州卫、莱州卫、靖海卫、成山卫、宁海卫、威海卫、灵山卫、鳌山卫、安东卫、大嵩卫。其中十一个卫和登州、文登、即墨三个营由山东总督备倭都司管辖。
登州营、文登营、即墨营三营的最高指挥是把总。蔡志书告诉记者:“明代把总一职并不多。洪武、永乐时期建立的海防体系中,把总一职仅见于山东三营。正统以后由于倭寇频繁来犯,明政府整饬海防,其他地方也开始增设把总,《筹海图编》的兵防官考里,记载的备倭把总有福建5人、浙江7人、苏松9人、淮阳6人、山东3人。”
“登州营就设于蓬莱水城内,明永乐七年(1409)建,兵员初额1524人,马521匹。万历二十一年(1593)又分为中、后二营(中营屯种长山岛,后营屯种滨海荒地)。万历二十四年(1596)改制后归登州总镇管辖。”蔡志书说:“登州营防御地区为山东半岛北部的莱州、蓬莱、黄县(今龙口)、长岛及今烟台。这个地区东临大海,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北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地势险要,是进入北京的东方要津。登州营除防守任务外,该军另一特殊之处是配有金符,如皇帝调军,必须经省、府共同复奏,然后持盖有朝廷印记的调军命令,并合验金符后方可调动。该营下设青州左、登州、莱州3个卫。”
蔡志书说,文登营设于文登县城内,宣德年四年(1429)建,十年(1435)在文登县东十里专门为营盘筑城。兵员初额1140人,马414匹,万历年二十一年(1593)改为守备府。文登营是当时中国东部沿海最高军事机关所在地,戚继光称之为“齐东重镇”,“东海名藩”。它的防御地区为山东沿海中部。这里是明初倭寇频繁出没的地方,诸岛纵横,地势复杂。此营北能援助登州营,南能护助即墨营,三营鼎立,互为犄角,使山东沿海防御体系更为完善。该营下设靖海、成山、宁海、威海4个卫。
即墨营设于今即墨,建于明初,防御地区主要为山东沿海南线,这里与江苏连云港、维安相连,倭寇自山东南下至南直隶(今江苏),或自南直隶入寇山东境内的必经之路,为海防要冲,也是难于防御的地段,明廷对此处防守尤为重视。该营下设灵山、鳌山、安东(今莒南东)、大嵩4个卫。
三大营互为犄角之势,成品字形,部署于半岛之上,构成京城东南的海上屏障。
官职
总督备倭都司挂“钦差”
蔡志书告诉记者,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采纳刘基的建议,在全国上下,自京师至地方都建立卫、所两级军队组织,以实现拱卫京师与守护地方的目的。具体区划依据和组织形式是,“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明史·兵志二》)。”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这样就自上而下形成了五军都督府——都司、行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的军事编制体系,与之相应的领导体系则为:(五军都督府)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省都司和行都司)都指挥(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卫)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
《山东通志》等书记载,总督备倭都司是“行都司”。 “行”即临时和派出的意思。《明史·职官五》记载:“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明朝各省设三司:提刑按察使司、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相同。”以此推之,总督备倭都司同省都司一样,也设有都指挥1人,都指挥同知2人;都指挥佥事4人,品级也与省都司相同。其下属有:经历、都事、断事、吏目、司狱、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都司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许世袭。都指挥使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不并同,常以一人担任。明代的镇戍将领一般都是差遣官,所以“总督备倭都司”的指挥官的职名之前常带有“钦差”衔,称为“钦差某某等处总督备倭”,如:戚继光的职衔是“钦差山东等处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
“都司的官职除指挥使(包括同知、佥事)外,还以署都指挥、署都指挥佥事等命名,永乐九年(1411)加都督衔,即都督佥事、署都督佥事。此后或游击,或参将,直至备倭都司改作总镇后,才开始以副总兵或总兵相称。”蔡志书介绍,职务的名称不但繁杂,职衔也五花八门。例如:任都司职的有“总督备倭都指挥使”、“总督备倭署都督佥事”;任总镇总兵职的有“镇守山东等处地方总兵官署都督佥事”等。
作用
抗倭安内双重职责
备倭都司作为防御倭寇而设立的军事机构,那么,组织沿海卫所军队抗击来犯的倭寇自然是其主要职责。
“明初,山东备倭都司是山东半岛内陆及沿海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在防御方面,组织各营和卫所对骚扰山东沿海的倭寇进行了积极的反击。较大的军事行动如:永乐十四年(1416)朝廷命山东备倭都司都督同知蔡福率兵万人,于山东沿海巡捕倭寇,六月,倭船32艘驶入靖海卫杨村岛,蔡福奉命与山东都司合兵相击。”蔡志书说,除此之外,宁海、成山、大蒿等卫守军也数次击败入侵倭寇。永乐年间,山东沿海形成比较牢固的防线,使小股倭寇难以入犯,并与辽东半岛相配合,在永乐十七年(1419)进行了著名的望海埚战役,将倭寇主力2000余人全歼于辽东全州卫西北望海埚上,使倭寇不敢再轻举妄动。
备倭都司除防海以外,还兼协助内地防务,巡捕盐盗等事。
演化
水城亦叫备倭城
山东总督备倭都司始建于明永乐六年(1408),永康侯徐安在蓬莱阁下水城内建行署(水城故称备倭城),称作山东等处总督备倭署。蔡志书说:“首先,明政府专置备倭行都司,由备倭都指挥总领海防事务,使海防从以往以陆为主的边防系统中脱离出来,摆脱了从属地位,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在明代的军事作用,尤其是备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备倭都司是为防御倭寇而设立的军事机构,既是应急而设,其军事职能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朱元璋的海防思想,概括起来说,其核心就是“御海洋”、“固海岸”,或者说“以陆防海”,这就注定了明代的海防体系必然侧重于防御。那么,总督备倭都司作为海防设施的指挥、管理机关,顺理成章也就是防御型军事指挥机构,同时又由于它是分省而设,所以只能适合局部范围内的防御战争。蔡志书介绍,嘉靖中期以后,倭寇动辄勾结上千人,大规模入侵,甚至是盘踞沿海,深入内地。“这时候,作为一级行都司,它的职权有限,不能统一指挥,协调作战,对明政府而言,裁撤备倭都司,设置权利更大、级别更高的指挥机构就是必然的了。嘉靖年以后,沿海增设总督、巡抚、总兵等官职,都司的权力减弱。”直至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壬辰战争”,大举入侵朝鲜。朝廷调集南北水陆官兵加强海防,登州的军事地位遂之显要,备倭都司的作用提高,开始设副总兵,转由山东巡抚节制。但是,由于防务职能的转变和都指挥使的权力所限,备倭都司一职已经无法更有效地统筹山东沿海的防务。为此万历二十四年(1596),总兵李承勋奉命将总督备倭署改名为总镇府,撤销都指挥使一职,改设总兵,号总镇,军事作用由海上防御转为镇守山东地方军务,备倭都司的职能宣告结束。
天启中期,曾一度增设总督备倭都司,但实际长官仍是总兵或副总兵。天启二年(1622)改设登莱总兵,隶属登莱巡抚,统辖山东沿海水陆12营。总镇府又由水城迁至府城内(即今天万寿村南被称作大衙门口的地方就是总镇署所在地),崇祯十一年(1638)移总镇署到临清。移镇后,登州的军事由登莱巡抚和登州海防道节制。顺治十八年(1661),又将临清镇迁回登州府,改名登州镇,镇总兵归山东提督节制。蔡志书说:“至康熙年间,全省水陆二十七营曾一度皆归登州镇统辖,成为该机构历史上权力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时期。此后登州镇的建制逐渐萎缩,直至清末编练新军,登州镇遂之消亡,被老百姓称作‘大衙门’的登州镇署,至民国前后逐渐拆除殆尽。自山东总督备倭都司的设立到登州镇消亡,历时近500年,现在,蓬莱城里只留下大衙门口街这个名字了。最近,蓬莱市政府投巨资恢复了山东备倭都司公署,成为国内目前唯一一座以再现海上抗倭为主题的明代仿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