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操赞誉的孙策,此时在他的故乡吴郡老宅中,却是满脸的愠色,拍着桌子问坐在他对面的俊美青年道:“曹操要去打袁术,那就让他去打好了,不管谁胜谁负,都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眼看着刘繇马上就要顶不住了,这个时候分兵去淮南,万一让他得到喘息之机,回过劲来,再想要灭掉他可就难度大增了!”
美青年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轻轻摇头道:“刘繇,不过瓮中之鳖,翻手可得。当初伯符渡江之时,麾下仅有两千兵马,都能够长驱直入,横扫江东,又何须担心他回光返照呢?”
孙策梗着脖子点了点头,“话虽如此,可是公瑾你想过没有,我父亲当初怎么说也是他袁公路名义上的部下,后来也曾借兵与我。若是我出兵讨伐,落在天下人眼里,岂不是显得我孙策忘恩负义一般?”
公瑾,即孙策的总角之交,前洛阳令周艺之子周瑜,年方弱冠出头,却有经天纬地之才。和孙策虽名为主臣,实则兄弟,因此在孙策的怒火面前,他也丝毫没有半分紧张的意思,悠然自得的反问孙策道:“难道,伯符不恨袁术么?”
“恨之入骨!”
孙策又是用力一拍桌子怒道:“想当年,我父亲为他战死沙场,他却借机吞并我孙氏旧部,欺凌我孤儿寡母,最后更是迫我以交出传国玉玺为代价,方才脱离牢笼,每每想到此处,我又如何能不恨他?”
周瑜一拍手笑道:“如此岂不正好?袁术悖逆自立,必然是天怒人怨。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声,被他毁于一旦。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的袁术,千夫所指,正是伯符你一雪前耻的好机会,又如何能轻易放弃?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投之以桃,曹孟德必然报之以李。之前我们在江东与刘繇之战,至少从名分上坦白讲,乃是不义之战。但若是伯符你有了扬州牧的身份,我们就占据了大义,而大义在手,我们在江东将再无敌手,岂不美哉?”
孙策顿时恍然大悟,脸上的愁容尽去,哈哈大笑道:“果真美妙至极!若非公瑾,我险误大事矣!明日一早,我便亲领一万精锐,渡江袭取庐江,与曹孟德前后呼应夹击,共伐逆贼袁术!”
曹操出兵,本就在袁术的意料之中。但是孙策来袭,却让他怒不可遏,在他固有的印象中,孙家人就是他袁术的家奴,是仰他鼻息而活的下臣。
他正位九五,登基称帝,孙策没有前来恭贺也就罢了,可是怎么都没有想到,他竟敢出兵来找自己的麻烦。
身披赭黄衮龙袍,头戴十二旒玉冕冠的袁术,高坐在龙椅之上却是脸色铁青,再也没有了刚刚登基时的赫赫威风。
他本以为,手握传国玉玺,他就是天选之子。却没想到,他登高一呼,等来的不是应者云集,而是四面八方涌来的讨伐之师。
“这些不开眼的混蛋!这头养不熟的白眼狼!亏我当初待他如亲子一般,现在却反过头来恩将仇报!孙伯符啊孙伯符,我真是看错了你啊!”
袁术咆哮着发泄着,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一般。他自然不会真的将孙策当成有血缘关系的子侄对待,但当初也的确对孙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像他的父亲一样,为自己开疆拓土。所以,当初孙策捧着传国玉玺来见他的时候,他才会点头借兵给他,虽然有传国玉玺的原因,但内心里又何尝没有惦记着广袤的江东大地呢?
可是现在来看,孙策只是孙策,而不是孙坚。
他的任何命令,孙坚都会无条件的执行。而孙策,恐怕即便自己此时拱手送上自己的女儿,他也不可能再喊自己父亲了。
“曹阿瞒与孙家小贼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已对我淮南形成了夹击之势。众卿都说说吧,该当如何应对?”
发完了脾气的袁术,也冷静了下来。他心里还是很清楚的,只是愤怒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仲氏王朝的大司空杨弘眨了眨眼睛,高声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既然曹阿瞒与孙氏小贼不知死活前来自取其辱,那主公也莫要心慈手软。新朝新气象,正是扬威之时,便拿他们开刀立威好了。”
“废话!”
袁术怒道:“我问的是,应该如何开刀,而不是应不应该开刀,你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