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坊李玹府上的家人们也都在忙碌着,更换府门前的牌匾。
大唐宗室的封爵隔一段时间便要换一个封号,如皇帝的长子李琮,他一开始的封爵是郯王,后来才改封的庆王。
而李玹今年也被皇帝改封为琅琊郡王,虽说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谁让人家皇帝喜欢折腾呢。
相比于这件可有可无的小事,李玹对近日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的另一件事的兴趣显然要更多些。
最近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引起了尚留在朝中的几位边镇统帅的一致骚动。
据说皇帝要改调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为河西节度使,而现在的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则是改调入朝,或者任他为河东节度使。
这个消息甫一传出,便同时引起了高仙芝、安思顺和安禄山三大节度使的恐慌。
高仙芝自少年随父从军开始,便是在安西军中效命。历经了盖嘉运、夫蒙灵察之后,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成为了安西的统帅。这么多年来,他的一切都已经与安西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相较于长安,他甚至觉得充满异域风情的龟兹倒更像他的家。把他调出安西,这无疑是等于要他的命。
安思顺和高仙芝的情形其实差不多,他多年来统帅河西,将军政方面都治理的紧紧有条,河西诸胡的酋长们与他的关系也都极好。他节度河西的这些年,大大的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完美地控制住了这个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如今这则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传闻竟然说皇帝要将他调离在十大节度使中实力最雄厚的河西,改任到几乎无仗可打的河东甚至是回朝中做个闲散无事的高官,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这几天来,为了验证消息的准确性以及求得应对之法,高安二人都在京中四处奔走。即使用尽一切办法也要让他们保留在原任上。
不得不说,无论高仙芝与安思顺怀的是怎样的心思,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大唐各镇节度使显然都已经有了一丝拥兵自重的苗头,即使他们目前都还没有反抗朝廷的念头。
如果说安思顺和高仙芝的恐慌是为了他们的自身利益,那么安禄山如此急切的反应便不得不用诡异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传出来的消息中说的只是可能将高仙芝和安思顺调任别处,并没有一丁点跟安禄山有关的成分。但是安禄山却好像比那两位当事人还要忙碌,今日在长安频频活动,造访一些高官重臣的府邸。
对于一些人的质疑,他的说辞是这样的:他的堂兄安思顺在河西镇守多年,早已对那里有了感情,他不忍堂兄失落,故而作此努力。
许多不明就里之人也信了他这番话,但是在一些真正的明白人眼里,安禄山心中的真正目的却是一目了然。
比如李林甫,比如李玹。
“安禄山这等粗鄙胡儿,自以为精明无比,瞒过了所有人。但他又怎能想到,在明眼人看来,他的这点伎俩不过是猴子上树而已。”
琅琊王府的内厅中,李玹正跪坐着,面对杨光程的提问,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杨光程无奈地翻了翻白眼,说道:“某就是来问问你,你还真嘚瑟起来了,别给我打机锋,捡重点说!”
李玹充满鄙夷地瞥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端起矮几上的茶盏,轻轻地呷了一口,眼看着杨光程举起手要拍桌子,他这才不紧不慢地放下了茶盏,轻笑着说道:“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目前还在空缺中的河东节度使这个位子,他可不想这块肥肉被安思顺吃了去,即使他们之间是‘堂兄弟’。”
说到“堂兄弟”三字的时候,李玹的脸上不由得划过了一抹讥讽之色。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八十章 莫名慌乱(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