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千秋纪 > 终南

    尹嬷嬷吩咐道我们每隔几日便要来内宫琅隽阁一趟。这样反复了十多次后,内宫竟传来极大的喜讯——昭仪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这说起来也是极为惊喜的。陛下登基时虽年幼了些,却也懂得处理国事。当时大纾国库亏空,官员无为,又适逢洪水涝灾,百姓无不哀叹贵族贪图享受,朝廷腐败无能,上天不佑我大纾。朝野上下无不议论纷纷,政局也动荡不堪。这时陛下勇挑大梁,将国库剩余系数拨去救济受灾地区,灾情才略有缓解,民心才略有所望。至年底经济才有所好转。后来陛下宵衣旰食,把持朝政六年,民众生活这才有今日一片大好景色。这六年据说陛下没有一次享乐之举,连后宫也几乎不去。六年已过,时机愈渐成熟,朝中机构亦愈加完善。此时昭仪有孕,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听闻陛下也十分重视,又是赏赐昭仪又是精心派人照料昭仪的胎,阖宫上下也因此沾了不少喜气。六年来清冷如薄冰的后宫亦是第一次热闹了些。

    至垂髫之年到豆蔻年华,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我的身体有所好转,不如之前那样弱不禁风,体态亦一改往日瘦弱,日渐丰腴。十四岁时,有一日忽察裤中有红,不禁慌乱,忙教母亲来看。母亲亦不急,欢喜道:“沅儿长成大姑娘了,再也不是小女孩了。”我心里自是羞涩,却又溢着一丝喜悦。之后,尹嬷嬷便在夜里授我一些床笫之事。每每遇此,我是羞愧地沉了头,双颊红润,滚烫不已。尹嬷嬷竟轻描淡写道:“女人,是迟早要过这一关,习惯了自然便不觉得羞怯了。”我虽一点点学着,内心任然对此颇有畏惧的。

    这之后过了大概半年,内宫中亦传来消息,昭仪小产。整个内宫原来的喜气随着昭仪小产之事沉寂了下来,渐渐的黯然。那些往常热衷于议论是非的宫人们,这次将嘴捂得严严实实的。这次昭仪小产之事,竟连传闻也没有。内宫一直陷入沉寂中,沉寂的有些可怕,仿佛无人可以打破。

    几月后,静如止水的内宫竟如沸水般,形势突变。陛下为昭仪小产一事,或是一时冲昏了头脑,竟欲在天台上自裁。幸宫人侍卫及时制止,才未伤及陛下体肤。太后闻此事,怒斥陛下色令智昏,下懿旨赐死昭仪。陛下以皇权要挟,拼死保住昭仪,此事终是不了了之。前几月封住口的宫人们,似乎受了解脱,将此事传的沸沸扬扬,就连寻常百姓也对此评头论足。后来谣言闹得愈加厉害,道昭仪是狐狸精的转世,狐媚惑主,企图颠覆整个王朝。皇帝出面依法惩办了几个带头传谣的宫人,宫里的谣言才收敛了些,私下里宫女太监们仍然说三道四评个是非。

    此事颇有空穴来风之意味。皇帝在皇子时便三番屡次冲撞先皇,即位前又疑谋害先皇,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历来也不和。不孝乃重罪,故此次皇帝拿皇权要挟太后,难免会落下不是。

    此事过后不久,陛下念昭仪侍奉多年,又经历此次小产,下旨册昭仪为淑妃。

    靖安六年六月廿九,是我的及笄礼。及笄之礼后,我便要正式入宫行册封礼。及笄礼尤为重要,不仅象征我可以如同母亲那样对镜梳妆打扮,而且预示着我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娇气,而是逐渐地稳重,成熟。

    仔细捻拨三年中事,它们亦幻,亦真,会有辛酸,会有痛苦,每件事却都给我或大或小的启示。三年或许很短暂,却又承载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期盼。

    行及笄礼那日早晨,我郑重地梳洗头发,擦上胭脂,身着采衣。

    赞礼唱:“正宾为笈者理妆。”

    我原先的双丫髻被缓缓拆散,重新梳成少女的发髻。

    “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

    当我插上笄之时,我知道我再不是从前那个娇气的小姑娘,而是作为一个待嫁的女子,准备嫁入夫家。

    ……

    正宾致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女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蕙珏。”

    “沅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

    ……

    赞礼唱:“礼成。”⑴

    笄礼后,内宫捎了人送了厚礼至府上,并传信教我在府里待吉日出嫁,不必再前去内宫。

    七月将至,天气愈来愈热。本还想着这几日清闲去集市看看,然适逢天气更是炎热难耐,实在没有什么心情去集市,只能安安静静待着闺阁里阅览一些诗书之类。

    于是终于到了分别前的那一日,七月初九。父亲和母亲也都言近旨远地嘱咐了我,我道一句:“女儿知道了。”我何曾不知父母用心良苦,可是嘱咐这些话,我却没有办法准确地回答——或者说,没有办法回答。抚摸着身上青绿色⑵的嫁衣,仿佛什么也无需多言了。

    暮色昏沉,紫霞散去,隐隐现出点点星辰的影子。夏夜的风,吹在脸颊上,十分清爽。踱步在回廊里,仰头探望明月星辰。此情此景也许只今晚才有。

    想着明日还要早起,赏了会儿月景,便顺着回廊回到房里,最后收拾了陪嫁的物什。

    忽闻叩门声,急促却又不重,想必此人有急事相报。

    “请进。”

    门呼啦一声被推开,母亲的贴身侍女红玉急匆匆地跑到我跟前,似要哭出来一般。

    “红玉,有何事……”还未等我话音落下,红玉便再忍不住啜泣,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娘子……您快走罢!”我一惊,道“怎么”

    “娘子⑶,阿郎⑷他……被陛下下旨流放岭南……明日便要离京……” 红玉说罢,瘫在案上,呜呜咽咽地啜泣。

    我一时竟无言,紧咬着唇,努力克制自己不能流下眼泪。

    “娘子让奴婢转告大娘子,无论如何也要连夜离京,这样,淳于氏才有一线生机可言。这些是娘子替大娘子备的一些盘缠,大娘子赶快走罢!”

    “可是阿爷、阿娘,还有妹妹他们……”我犹豫不决,心中一时无法接受这样大的变故。

    “大娘子赶快走罢!再晚一些只恐怕……”红玉唤着我,将我拉向门外。

    我若离京,又能去哪里呢?离京又如何?恐怕也不能改变什么。然是若不离京,全家便要一辈子在乌烟瘴气的岭南……

    “红玉,领我去后门罢。”我长舒一口气。或许离京会有一丝希望罢。

    红玉悄悄领我穿过回廊,来到府后的一扇小门。

    “奴婢也只能帮到大娘子这里了,大娘子一定要让淳于氏重现光彩。大娘子一定要保重。”红玉紧握住我的手,将一个小包袱递给我,眼中溢出泪光,被月光照耀,分外凄凉。

    “我会的。”我冲她点头,系上幂蓠,轻轻把门推开,沿着围墙跑了出去。

    此时已是酉时初,街道上的行人愈渐减少,再过几刻,各个城门将封闭,三十八条主干道严禁行人走动,不久便有斥候于各要道巡视。我倒想早些出城,暂时避开风口,过后再依况行事。

    我一直向南奔,路上街坊行人愈加稀少。满眼尽是黑乎乎的乱草,脚下踩的碎石块碰撞发出沙沙之声。南郊有一山曰终南,应该快到了。

    不知跑进了一片树林,而后竟再也跑不出去了。也许是自己太过慌张,也许因为是太天黑暗,再也挪不动步子,在原地愣着,哭出声来。

    我后退了几步,准备坐下歇息,脚竟碰到一个软东西。我不禁失声尖叫,吓得魂飞魄散。

    我捂住胸口,稍稍喘了口气,借着火折子的火光,缓缓转过身。一个男人头靠着树干躺着。左肩中了一箭。

终南(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