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神州各地洋溢着团圆喜乐的气氛。这一天,是东荒各族欢聚的日子,这一节日,更是为了纪念上古大神后羿天尊。
传说正是在这一月圆之夜,后羿为了救出被魔尊困住的嫦娥仙子,孤身闯入妖魔大本营,以一人之力杀得魔尊座下四大天魔丢盔弃甲。
那一日,后羿手持凤皇神斧,背负射日神弓,凛凛如天神降世。每一斧劈出,都有妖魔断裂飞舞,每一箭射过,都有魔头哀嚎倒地。
相传后羿虽救出嫦娥仙子,却寡不敌众,最终双双亡于月桂山下。
然而也正是这一战,激起大荒无数男儿的勇气,历经血战,终于击败镇封了无数妖魔。
千百年过去,妖魔不显,但人们依然铭记着那为了挚爱,不惜牺牲自己的后羿。每年的这一日,神州无数百姓皆祭祀供奉,希冀这对有情人能在天界相守。
。。。
这一日,也是月之门掌教紫烟仙子的诞辰,红日初升,门派上下便张灯结彩,忙碌起来,连平常略显冷清的凌霄殿也热闹非凡。
恢宏的山门外,不时有宾客来贺。
“听说这次雷皇也来给咱们掌教祝寿呢!”
“雷皇何等尊位,与掌教也没啥交情,我看能派使者来就不错了。”几个迎宾弟子闲聊着。
月之门地处雷族,乃是雷族境内首屈一指的大教,其门下弟子不少都在雷族内掌权。掌教紫烟仙子更是雷皇这一级数的高手,可说月之门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雷族的关注。
“你们几个,给我站直喽,也让别派看看咱月之门弟子的风采!”一名负责迎宾的执事喝道。
说话间,一队人马赶到,为首之人一袭青色长袍,面目颇为英俊。
此人乃是东域大教青帝门的少门主,青帝门传承悠久,底蕴深厚,迎宾执事不敢怠慢,派人将之接引上山。
“就是那穿绿衣服的家伙,据说当年还想追求咱们掌教,结果却连面都没见着”,待得这队人走远,几个迎宾弟子又开始了八卦。迎宾执事也知道这则趣闻,笑着摇了摇头。
“快看,是、是雷、雷。。。”一名弟子突然手指远方,连说话都结巴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远处一只巨大的飞禽凌空而来,飞禽通体布满银白鳞片,鹰首龙身,正是东域最负盛名的神禽:雷翼龙鹰。
这头飞禽乃是雷皇专属,难道竟是雷皇亲自来贺?不待众人回过神来,那巨大的飞禽已经抵达地面,从上飘落下两道人影。
其中一人紫髯飘飘,正是雷族当世皇者雷战天!另一老者身着道袍,手持铃铛,与雷皇并肩而立。不远处,两队人马疾驰而来,却是雷皇的随从以及白发老者的弟子到了。
迎宾弟子哪见过如此大人物,慌慌张张地欲上前见礼,只听一道清婉的声音想起:“雷皇,道长,小女子何德何能,竟敢劳烦二位大驾”。
原来月之门掌教紫烟仙子在峰顶看到龙鹰飞来,知是雷皇亲自来临,便下山迎接。
雷皇笑道:“数年不见,仙子风采更甚往昔,当真可喜可贺。”
“雷皇说笑了”,紫烟微笑道:“宁道长,雷皇,请上山。”那手持铃铛的老者便是五宁道院掌教宁元子,与雷皇在半道相遇,结伴而来。
。。。 。。。
将近正午,紫岚峰顶,宽阔的凌霄殿内已坐满来贺宾客。紫烟、雷皇以及宁元子三人坐在首席,曾在月之门修行的弟子聚在一侧,另一侧则是其余各教来人、游侠。众人把酒畅谈,好不热闹。
“诸位师兄妹,今日乃是中秋佳节,也是咱们掌教诞辰,雷林在此恭祝掌教青春永驻,寿与天齐!”月之门弟子中,一个黑脸汉子朗声道。此人乃是雷族嫡系子弟,十数年前曾在月之门修行过一段时间,而今已是一城之主。
紫烟见状,举起白玉酒杯,对着雷林微笑致意。
雷林虽是一城之主,气度不凡,但在紫烟星眸注视下,黑脸也微微一红。他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玉盒,继续说道:“我宣日城盛产灵芝,这株寒玉灵芝已历百年,颇有驻颜之效。掌教天仙化人,虽说用不着此物,但雷某一片心意,还望掌教不嫌凡俗。”
雷林话未说完,与会众人便发出一声低呼,特别是女子,更是死死地盯着那玉盒。宣日城出产各种灵芝,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这寒玉灵芝,十年份的寒玉灵芝据说可驻颜十载,何况百年份的?
“雷城主费心了”,紫烟淡笑道。
见紫烟并未如何激动,雷林眼中也是略微闪过一丝失落,将这玉盒递与旁边的杂役弟子。
众人见雷林第一个就掏出了如此贵重的贺礼,有些未精心准备的不禁有些难堪,不过大部分人的礼物都能算得上奇珍异宝。一时间,大殿内流光溢彩,药香飘溢,其中犹以雷皇赠送的墨玉珊瑚笛以及青帝门少主的千年雪参最为珍稀。
墨玉珊瑚笛乃是雷族境内有名的法器,由东海海底的稀有紫珊瑚制成,内中封印着东海凶兽墨云麒麟。当年这只凶兽为祸东海边城,雷族废了好大力气才将之降服封镇。
至于千年雪参则是西域特有,具有回魂续命之效,向来有价无市,青帝门可谓出手阔绰。
主座上,雷皇揶揄道:“看来青帝门那小子对仙子还是不死心那,千年雪参都拿出来了,仙子你是不是给他个机会?”旁边宁元子也腆着老脸,一脸八卦。
紫烟玉脸微红,嗔道:“雷皇还是赶紧说正事儿吧。”
原来数月之前,雷皇、风皇以及羽皇在天尊山定计对抗即将到来的魔祸,深感仅凭各族顶尖高手镇守妖塔,无异于以卵击石。
回返东域后,几人商议下便决定由宁元子分别携同三皇,聚集各自族内的教派游侠共商对策。毕竟这些江湖门派、散修游侠不归三皇管辖,由东域第一大教掌教牵头,才有成事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