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后查得那歇的确是有与其夫君窜通一气敲诈蔡鞗,但是却也证明了蔡鞗的确与其平素有私通,最后被打了五十大板,轰了出去。
至于蔡鞗这边,无论如何也说不清自己为何会孤身赴樊楼,入了人家歇的阁子,与人家歇单独共处一室饮酒。而且据樊楼的侍应作证,蔡鞗一进来便指定要去青月阁,是两个侍幼自带蔡鞗入的那歇所在的青月阁的,绝非无意间闯入,想要赖都赖不掉。
反正这事,蔡家是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来。
原本以为借此与官家搭上了亲,谁知蔡鞗与茂徳帝姬订婚不到五日,便已被退婚,而且还惹得官家龙颜大怒,认为蔡家令皇家蒙羞。
当然,这些只是官方和民间的说法。
对于蔡京一党来说,事情来龙去脉已经很清楚明白了,那便是他们的死对头赵皓,设了个套陷害蔡鞗的。
前来给蔡鞗送信的太监叫张迪,蔡鞗认得那张迪才会相信,但是事实上,那天张迪根本就没出宫,也没任何宦官出宫,这种极高明的易容术,大抵只有鱼龙混杂的锦衣卫才有。
此案原本不应归锦衣卫管,赵皓却主动抢了此案,而且那几个大汉和假冒赵福金的歇,被锦衣卫装模作样打了一顿便消失了,已经鱼掩耳盗铃的意味了。
而最最重要的是,赵皓当日巧在樊楼宴请宾客,而且就在青月阁旁边的阁子,莫名其妙的宴请了分属不同派系的三品以上大员,出了事情之后,赵皓第一个出掣认蔡鞗的身份,这一点已经让真相昭然若揭了。
蔡京一党虽然心中明白,却也无可奈何,事关茂德帝姬的清白,真若找官家争个明白,只会越描越黑,适得其反。
所以蔡京虽然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将赵皓碎尸万段,却也只能打断门牙和血吞,谁叫自己那傻儿子脑袋短路,硬往人家设的圈套里去跳。
至于蔡京与赵皓之间的仇隙,早已结得不共戴天,也不在乎多这一桩。
只是可怜蔡家五公子,黄粱梦醒,受的刺激太深,回府后便一病不起,硬生生的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
天气越来越凉,秋收已结束,北伐的准备工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出兵一事也提上了议程。
宣德门前,比往常更早的聚满了前来等候上朝的百官。
因为大家都知道,今日便是要决定北伐的一些重要议题了,谁也不敢缺席和告假。
北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便是谁挂帅出征的问题,原本在历史上是由童贯挂帅,事实上童贯执掌西军二十年,而且近年来先是将西夏打得哭爹喊娘求饶,然后又平了席卷江南的方腊之乱,再加上他那宦官的身份,主帅的地位是几乎不可动摇的。
只是从宣德门前的人群来看,清流派人,蔡京一党,童贯一党,各自议论纷纷,恐怕接下来在朝堂之上,又是一场唇枪舌剑的激烈争辩。
对于童贯一党来说,以童贯为宣抚使的身份挂帅出征,那是板上钉钉的,问题是至少还要争全副使和都统制的位置争取过来,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毕竟北伐之战,才是童贯一党的核心利益。
蔡京之所以逐渐不受宠,赵皓的屡次打压只是次要原因,真正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蔡京主张联辽抗金,而童贯、王黼等人则主张联金攻辽,收复幽云十六州。收复幽云十六州是赵佶的梦想,蔡京与官家的步调不一致,自然要失宠,而童贯和王黼等人则是因为主张北伐而逐渐得宠。
所以,伐辽是童贯和王黼的一张王牌,只想连肉带骨头吃个干净,连汤都不想留给他人喝。
清流党人,自然是要把种市、种师道等人推到最前,都统制和副统制的位置是少不了的,最好还能争取个副使,也好分北伐这个蛋糕的一杯羹。
至于蔡京一党,原本反对北伐,此刻意图却是高深莫测,蔡京、余深、白时中、杨戬等几个核心人物说起话来也是极其小声,似乎生怕被人听到。
随着晨钟响起,宣德门徐徐打开,各派也早已内部商议已定,齐齐向宫内奔去。
垂拱殿内,今日的队伍排的特别快,很快便安静了下来,众人屏声静气,等待着官家的到来。
不一会,赵佶在梁师成等人的簇拥之下,龙行虎步而来,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发,大有席卷八荒、横扫**的气势。
众人依旧向前见礼,礼罢,梁师成依旧是那一句“诸位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那句开场白一出,殿下便热闹了起来。
只听王黼率先出列:“微臣有事启奏!”
梁师成望了望赵佶,便道:“将明,请讲!”
第251章 都统制之争(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