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三年的饥荒,曾经忍饥挨饿、咽菜吃糠;经历丈夫三四年的音讯全无,曾经朝思暮想、挂肚牵肠;眼见公婆的亡故,曾经独自支撑、无所依傍;走过艰难的路途、带领儿女千里寻亲,曾经风餐露宿、心痛神伤;进入驸马府的冰冷、感受陈世美见到妻儿时的绝情,曾经昏天暗地、绝望凄惶……人生,对秦香莲来说,已经够残忍的了。但是,正是这残忍,让她更坚韧。她,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存在。她虽然是个小女子,但是,她也是在顶天立地地活着。除了伤心,她没有什么不安的。
陈世美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顺遂:在家的时候,前有父母的家业,后有妻子的贤良辅助,再有儿女的膝下承欢;上京的以后,先有金榜题名,后有招赘驸马,虽说招赘驸马事出有因,但是,面对红颜如花,美人似玉,他很快就习惯了驸马府的生活,而且过得甜蜜滋润;婚后的生活,有皇家的保障,有驸马的威势,有部分朝廷大员的拍马逢迎,他也是过得乐在其中……可以说,陈世美人生在世的这些年,几乎都是顺风顺水的。他没有经历过什么人生危机、艰难困苦,当年招赘时三两日的痛苦,很快就被公主殿下的娇美容姿与柔情蜜意给消解掉了。所以,在陈世美的人生经历与记忆中,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楚、没有寸断肝肠的磨难。虽然,他也是堂堂男儿、虽然他也是七尺之躯,但是,说起对人生苦难的承受力与抵抗力来,他还是不堪一提的。
秦香莲母子走访过驸马府之后,陈世美原本以为,事情放一放,或许会有转机,说不准,秦香莲母子自己就人间蒸发了,也不一定。可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先是有晚间与公主殿下同眠时,公主殿下关于那两个孩子与自己“很相像”的说法,这已经让他惊魂不已;后来又有府内暗下里流传的秦香莲母子还在京城逗留的消息,这更让他胆颤难抑。这老天,还让不让人活啊,陈世美暗自感叹道。万一,这万一要是出了岔子,欺君罔上、重婚入赘的罪行,那可是千刀万剐、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千思万想,还是无计可施,自救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杀人灭口。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关头,什么仁义礼智信、什么忠孝节义,什么纲常伦理,什么道德良知,全部都成了规范那些中规中矩的人的教条了。不要说道德,恶念一起,良知都很难在一个人的身上找到踪影了。陈世美恶念一起,毒心顿生,杀人灭口成了他最坚定的选择。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诸如这类,等等、等等,全都从无明之境中涌入了陈世美的脑中。当一个人的善良没有展现出来的时候,你没法想象他善良的程度;同样,当一个人的邪恶没有暴露的时候,你更无法揣度他邪恶的界限。当一个坏的想法在一个人的脑中定案之后,他总是要找各种各样的歪理邪说为自己的谬误张目;然后用这些歪理邪说欺骗自己,直到自己也相信这些歪理邪说就是真理的时候,他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干许多恬不知耻、违法乱纪、或者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坏人通常的心理,陈世美也不例外。
对于这场谋杀,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的理论是:欺君罔上,是株连九族的事,这事情捅破了,他要和秦香莲母子三人一起死;如果杀人灭口,秦香莲母子三人死,自己可以活命。路只有这两条,与其死四个,不如死三个,还多赚一命,这一命正好是自己。
陈世美觉得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天衣无缝。在矛盾的同时,他还很为自己的聪明叫好。不知道这是真正泯灭了良知,还是人格突然间分裂的结果,反正,他自己就是这么开解和安慰自己的。
人在自私的时候,想到的只有自己。陈世美只想到“株连九族”,但是,他哪里想过,他犯的罪,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在他欺君罔上的时候,秦香莲母子、包括那时候还健在的他的父母,完全不知情。而且,所谓的欺君罔上,在法律层面上来讲,也是要分情况判定的。陈世美这样的,按照制度,欺君罔上与重婚的罪行,都是他一个人的罪行,和家人无涉,家人既没有参与又没有主观犯意,所以,是不能定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