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当一座房屋成为中心,人们始终生存在自然中,生活在自我创造的世界中时,心灵才能真正地在家中得到释放。人就是这样,执著于拥有一栋自己的房子,一栋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可爱别墅。
初来魔都的时候,一年里,苏云搬了五次家。租赁房当然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那只能叫做一个睡觉的地方。在租赁房与办公室之间,苏云是徒步的来和徒步的去。路途中,会在西四街口的那个新华书店做短暂的停留。那个新华书店已经很有年头了,四处都露着斑驳且尽显岁月的老迈和沧桑。然而,那一份沧桑却正合内心的一份落魄和伤感……
在商场买了新的洗漱用品,新的丝绸被褥,价格都没问,直接刷卡,尝试了一把土豪的感觉,也许随着时间这种兴奋的感觉会成为平淡,当物质上一切不再成为困难的时候,苏云突然间迷茫了
赚钱一直是他的目标,拼死累活不就为了钱吗
做自己一直想做但作不到的事情,或者是一直想做可又没时间做的事情。
可是目标达成了,他就寂寞了。账户的钱,哪怕他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也够花到死。
整理好床铺,窗台柜面简单的擦了一下,心里踏实的很,这个玻璃心突然有了归属感。
打开新买的高配电脑,配合别墅区的高速宽带,玩了几把cf没有一点卡顿的感觉,这8000多花的值。抽完半包烟,上网也是上的无趣,索性给几家猎头公司发了邮件,准备挖几个人过来,自己和王琼的水平确实上不了台面,也很难撑的起来局面,苏云觉得现在是属于钱多人傻的典型,好在有自知之明,虽然也受过教育,但是在商业水平和资本运作上还属于幼儿园的层次,同时苏云有时也比较缺乏耐心,不是细心的人,是一心想做甩手掌柜。
既然要在国内打根基,给自己一个上的台面的社会身份,这么多资金要有个合法来源,也要有个见得光的台面,花钱挖人是起步的最快捷径了,反正不差钱,有钱就是任性。
每个人都得工作,都得生活。只不过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发展,当然还有少部分人是为了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处于生存或发展状态。生存,可以说是为了碗里有口稀饭,发展,是为了使碗里的稀饭变成蛋汤。但不论哪种状态,大部分还处在稀饭而努力的地步,因此,受角色影响,看法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苏云这种一直处在底层的diao丝,这种局限性也许更为明显,苏云还没有糊涂到到体育场招聘会拉人,真正人才还没有沦落到到人才市场和应届生抢饭碗的地步。
优秀人才都活跃在岗位上,而活跃在人才市场上的鱼目混珠,因为人才市场本质定位是解决就业的。
猎头公司拥有庞大的人才信息库;拥有广泛的人才搜寻渠道和搜寻系统;拥有专业化的人才搜索技术和搜寻方法。这样他们能在市场上在不做任何声张的情况下,悄悄地找到所需要的目标人才。
一看时间六点多了,苏云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穿上外套去街上,这边离商业街走路也就十几分钟,苏云挺喜欢这种慢悠悠的散步感觉,现在突然没有了压力,更是整个人放松。
在饭店随意坐下,这是个饭点,饭店上下两层基本坐满了,都是三三两两搭一张桌子,情侣居多。苏云一个人点了一份牛肉锅,慢悠悠的吃着,偶尔灌口啤酒。突然想到武侠剧里面的经典台词,江湖人物都说小二,二斤熟牛肉和上等女儿红。
水浒里无论到了哪个客栈、酒家,都来二斤熟牛肉,两碗酒
武二郎如果换点一种菜,结局会怎样?且看:
武松:店家,来一盆酸菜鱼;
店小二:小份38;
武松:这么贵,能再便宜点吗?
店小二:本店小本生意,恕不还价。
只怕,这盆鱼吃下去,是不会有力量和勇气去打死那只吊睛白额大虫的。
去劳保店买了三百多件厚棉衣,又下了三千多件的单,这家小店的老板差点把苏云当祖宗供着了,可惜店里没有那么多货,又一口气把芭比馒头里面的包子扫光了,路边摊的麻花,切糕全被一股脑打包放在了劳保店店主的面包车上,店主还在后面屁颠屁颠的帮着搬。
"苏老板,你们工地上不少人吧,像你这样不计价钱的厚道老板我可是第一次遇到”店主直接把苏云揣测为包工头。
苏云也不置以否,“工地上就是缺七七八八的东西,买回去比工地自己烧饭方便”
送到房子门口,店主看到苏云的别墅嘴里也是一愣愣的,看来真是遇到大金主了。
把货搬到屋里,插上门,把货到放到了兰博的空间里,要不是超市里很多东西都有包装文字,不宜在民国时空出现,苏云都恨不得要搬空超市。很多现代的东西,必须专门厂家定制,现在来不及了,只能后面抽时间去做了。
民国热真是没完没了,人们追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旗袍的一道滚边到一道宫廷菜的具体做法,从当年文人墨客们的做派到名媛夫人们的风采,作家笔下的民国即便战乱不平,也呈现出一种诗意而有趣的美。人们最喜欢感慨,这种美,现在是荡然无存了。有人回忆民国馆子的菜味真好,有人一遍遍看张爱玲,在民国的细碎日子里找寻自己需要的情怀。
如果细数一下大家喜欢的中国现代作家,发现他们都是出自民国,汪曾祺,沈从文,老舍,梁遇春……恨不得跟他们一起,把时光凝聚在民国。尽管这个短命的朝代只存在38年,也不妨碍一大批像苏云这样的无知青年,时不时地要提提民国,意思是不管现在如何,但是想当年,日子其实没那么糟。
当苏云真处在其中,吓一跳,心里的苦闷难受无法诉说。在你悠然回味那个年代的老照片全是真正的帅哥和真正的美女时,真相是很多人丑陋而古怪,个子矮小衣着寒酸。县城的文人长着一副**倜傥又多病多愁的面孔。
这个一塌糊涂的民国,在许多年后被百般吹捧?其实不难理解,文人笔下的民国,根本不是普通人的民国,当年那帮动辄一篇稿子要养一个家庭的文人,放在今天,全是富二代等级,他们即便落魄,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家业,很多人海外镀金回国,过的都是上等人生活。今天你回味的民国,不过是那个时代有钱人的刀光剑影,张爱玲说她穷,曾不得不为了钱去跟继母要,但是你先别为她叫屈,她外祖母可是堂堂李鸿章的女儿。郁达夫也常哭穷,作品里生活之潦倒可见一斑,但和王映霞婚后不仅买了房子,每月开支200银元,一百银元用于吃,当时一块银元能买60个鸡蛋,他家生活水平可见一般。
搞清楚了这点,再次怀念民国吹捧民国,脑子就可以相当清爽,不过就是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方式罢了,跟时代无关。
在窝棚区附件瞅着没人,苏云赶紧把空间内的军大衣还有成袋的馒头、小吃堆在了空地上。
刚走到通往窝棚区的小路上,就听见有人喊“苏少爷,苏少爷”
两个突兀的人影就朝苏云这边跑过来。
等他们跑到一看,一个个子不高,面黄肌瘦,眼珠子贼亮,脸上的机灵劲怎么都掩饰不了。一个面部黝黑的高壮汉子。两个人站在一起,还真有戏剧效果。
正是上次见过一面的沈柱子和黑脸汉。
“苏少爷,我们过来听你吩咐的、”,兴奋的潮红的脸又冲黑脸汉道“二蛋,你看,我说的对吧,苏少爷这样的身份人不会骗俺们的,说今天来就来”
这样的黑壮大汉起了二蛋这样的名字,让苏云也不禁笑了一声
第九章班底初见(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