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晋阳的第二日,杨广起得很早,按照往常的作息,和府兵们一起绕着校场跑了几圈,又练了几趟刀法。然后才施施然的回到后院吃早饭。
“二郎今日就要上衙门?”萧三娘见到仆从端着盔甲进来,心中有些不舍。才刚刚到晋阳,她连这府中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怎么杨广就要正式办公了呢。
“嗯,北边的情势不大好,我得去看看他们准备好了没。”杨广伸开双手,由着仆从为他着甲。一边安抚着自己的妻子:“三娘不要担心,晋阳外有雁门关,可安全着呢。”
“若果真如此,殿下又为什么如此焦急?”萧三娘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并不会被杨广的话语轻易糊弄过去。
杨广苦笑:“你知道的,高宝宁联合突厥沙钵略部前些日子入寇幽州,被幽州总管阴寿挡了回去。然而,突厥大军收获不足,必然向西入寇云州。虽然说云州有李彻将军驻守,应当无事,可我还是担心突厥小股人马绕过云州城。”
高宝宁的事情发生在八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沙钵略的大队人马算算也该到云州了。可是现在,云州并没有相关的报告,雁门这边更是风平浪静。如此诡异的情况,杨广的心里就更是不能安定了。
而听完杨广的话,萧三娘便不在说话,只是一揖到底,躬身送杨广出门。
杨广到了位于晋阳城中心位置的总管府,此时总管府中的官员早就等待着杨广的到来。并没有出现什么狗血的下马威事件,杨广这个主官和总管府的属官们看上去是一团和气。杨广的第一次并州总管府会议,就是在所有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进行的。
总管府长史送上账簿,以及一应官员案卷,晋阳驻军的兵曹将兵符送上。杨广就在名义上取得了总管府的大权。
杨广一边翻着并州各军将领的档案,一边问道:“仓曹,并州地区各府库的情况如何?”
“回禀总管:各仓储蓄充足。仅晋阳一地储备的粮草,就足以支持十万大军一年作战所需。”
“嗯,先说说,云州现有兵多少?装备粮草如何?”杨广关心的是云州的情况。扼守阴山南麓的云州地广人稀,只有两个人口超过五万的大城,其余十一个城池,其城墙不过三丈,人口不足一万。
兵曹刘成侧身对着杨广一礼:“云州军满编有兵一万二千,战马八千,驮马六千。另有乡兵三万余。城中兵器充足,粮草也余留十二万担,可供城中百姓一年所需。”
杨广根本不知道兵曹报出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只好不耻下问道:“……如果突厥十万大军围城,云州能坚持多久?”
但是刘成却是经年的老人,这些数据他心里有底:“回总管,若无意外发生,至少可以坚持八个月。”
“八个月?我们若是出雁门关相救,只需要一月就可抵达。”杨广在心底盘算了一阵:“如此看来,云州几乎不会被突厥攻陷。”
“正是。”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坚城的陷落,都是因为内鬼的出卖。而一座城池之所以因为内鬼轻易失陷,往往是因为守城的人已经绝望。如今隋国正处于向上发展时期,除开少数眼瞎脑子蠢的人之外,能安稳的过日子,谁会拿自己全家的性命去赌一个成功的机会。
“好。”杨广满意的点头,在手里的册子上给云州做了个标记。然后又问道:“雁门关的情况呢?”
“雁门正兵六万,马军一,步军四,辅兵不足四万。”兵曹神色自然的回答道,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数据。
而负责粮草储藏的仓曹脸色就不太好看了,杨广自然就看向了对方:“仓曹,雁门可是有问题?”
仓曹无奈的一拱手:“雁门连续数年歉收,各仓储备需要从晋阳转运。今年以来,粮食便只够数月所需。”
“那加紧转运,什么时候能补足?”
“若是人手充足,旬日便可。”
“那好,命晋阳太守配合征调民夫,转运军需。”
“唯。”
“看诸君做事严谨奉公,本王也就安心了。”杨广觉得,既然总管府的各曹参军对各项事务这么熟悉,就说明他们有好好工作。按照历史,开皇元年的突厥人,没有大规模袭击云州。
但杨广现在看来,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当地官员严防死守,让突厥人不得不放弃劫掠云州的想法。然而,作为普通人的杨广从来就不知道,能被记录在历史上的入侵,具体会是何等的规模。
九月二十四,突厥前锋五千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劫掠沿途的村镇十余个。一直到在云州城北五十里的青石岗上的烽燧堡点燃烽火,随着一处又一处的烽燧点燃。一个时辰之后,云州城中就知道突厥人已经南下。
云州城守军将领,一个名叫陈旭的参将,命令骑兵团出城确认军情。仅仅一日时间,就与突厥的斥候交手上百次。一边是突厥的精锐武士,一边是隋国的精英斥候,由于双方在实力上势均力敌,所以交手的结果也就显得相当残酷。
随着越来越多的斥候失去消息,云州城守军将领陈旭的脸色也越来越差。陈旭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有知道斥候失去联系的情况意味着什么。
“四个方向都发现了突厥踪迹。斥候们连五十里外都去不了,局势越来越差,实在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副将声音焦虑,而陈旭的脸色已经铁青。
“我如何不知道,可城外百姓还没有全部收拢。看情势突厥来势汹汹,极有可能围城。如今咱们能在城里多收拢一个人,将来守城就能多一个人。”陈旭笑容苦涩,他自幼熟读兵书,比在场的人有更清楚的认知。
云州这地方,一贯民风彪悍,自古就是上好的兵源。可云州城的防御却一贯是处于弱势的。如果没有外援到来,迟早守不住。
“向雁门告急,点三道烽火向周边示警。”
就在杨广带着人视察晋阳仓储情况的时候,雁门关的望塔已经观察到北方传递的烽火信息。
突厥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