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停,杨广长叹一声,道:“也不怪兄长怨我,长久以来,朕胸中总有一个疑问得不到解答,今日便说出来与众位叔伯兄弟一同参详。
”自有史以来,除始皇帝废分封改郡县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郡县制的好处诸位也都清楚,可为何历朝历代仍然要分封呢,如此封了废,废了封又有什么意义呢。”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秦汉魏晋南北朝历经千年,没有哪一个朝代没有藩王内乱的,可为什么还要封呢。不就是开国皇帝为了镇压地方吗,一方面给自己的儿子们一个安身之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地方资源。毕竟疆域越大国家控制力越低,一旦有人造反叛乱,藩王进可以起兵勤王,退可以保存自身使得皇族不会绝嗣。
但后面的皇帝对于这些手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兄弟们就比较讨厌了,赵老大说的很清楚,“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于是一代代的削藩、起兵、封王、削藩,轮回不休,国家大部分的力量都被牵制在内斗上。
但这些大家都知道可就是不能说呀,特别是太子,难道你能对你爹说,不要封你的儿子为王了,他以后会造我的反。不能呀,不但如此做太子的还得表现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老子说要封到偏远地区,你就得表示那太苦了,我不忍心,还是将弟弟们封到繁华地区享福把。
很恶心,但也很现实,哪一个做父亲的不想让孩子过的好点,哪怕明知道不对他也下不去手。汉宣帝就说过:乱我家者,必太子也。都看得这么清了他也没舍得废掉太子啊。
看了看众人,杨广又追问道:“既然分封的弊病这么多,那为什么武王依然要分封呢,他看不到吗。”
这下众人干脆装聋作哑不作声了,这都扯到武王了还让人怎么说,难道你觉得自己比周武王还要英明吗,杨广表示你这个思想很危险啊。
看到众人都不说话,杨广也不想再演了,毕竟自己不是师范学院毕业的不是戏精学院毕业的,于是他干脆把话题挑明:
“朕以为,分封制是对的,但要看如何去运用它,武王制定分封虽有春秋战国之乱,却是弘扬了我汉家文明,至始皇帝一统六国,疆域远胜西周,天下子民谁不心慕我汉家文化。
郡县制确实更利于国家统一,但以我大隋疆域来说,政令从长安发出,到西陲的且末郡要半个月,到东疆的辽东郡也要十天,至于南海交趾郡更是要半个月,疆域之大事务之多不可数也,朕闻始皇帝每天查阅政事要看数百斤竹简,阅读到半夜才能休息,朕虽不凡亦不及也。那些剩下的边远地区的奏折朕就能不管吗。”
众人纷纷表示自己有罪让皇帝受累了。这不是坑人吗,要说不行,结果皇帝累到了算谁的,要说行,地方上出了事谁负责。众人心里纷纷吐槽,杨广你变了,你不在是以前那个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的杨广了。“
“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我隋朝也摆脱不了这治乱循环的周期律。朕苦思良久,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以供诸位参考。”
“朕前几日以下诏,命军部调集军队准备讨伐云南蛮夷,朕愿意以云南之地为朕兄弟藩国,国内军政钱粮大小事宜皆有国君决之。”
这番话一出,众人都惊呆了,这皇帝怎的如此大气,当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啊。不过吐槽归吐槽,该捧的场还得接着捧:“臣等愚鲁,还请陛下明示。”
”朕欲仿古之九服体系划定三州,以大隋现有疆土为神州,神州大地日后永不封建,神州之外千里之内是为中州,中州之地封建皇子,中州以外者为边州,边州之地凡有功之臣、诸王子嗣皆可分封建制。“
”凡封国除例行朝贡外不可互相攻打侵占欲扩其土只可向外不得入内,诸王封建所需钱粮,朕一体拨付,每位兄弟十万贯,所需官吏人丁亦由各王自行招募。“
”此法便是朕想出来的良药,但欲行此法朕就必须登临大位,如此方可使我隋朝免受劫难,却是对不住皇兄了。“
此言一出,不只是藩王便是杨氏旁支诸人也都呆住了,还能有这种好事,要知道来之前它们都是被圈禁在内吏省有一天没一天的板着指头过日子,过往的尊严都伴随着权势一起消退,便是想吃的好点也得给那些以前他们连看都不带看一眼的小宦官送礼,经过这一遭他们比什么都清楚权势的重要性,所以这次机会都不想错过。
不就是边远地区吗,不就是蛮夷过多不服王化吗,头再硬还能硬过刀,如此坐北朝南称孤道寡的机会可比以前那种民不符实的藩王强多了,更何况现在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于是众人纷纷拜倒在地,山呼万岁,便是连前太子杨勇也心甘情愿的跪下了。
要是能活,谁愿意去死呢,更何况杨勇本身并不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他就是一个好色,老实的文艺青年,当太子是因为他第一个出生,其实本身没什么野心,即便是开头那番话也是他多年的怨气累积,说完他就有点后悔,没有立刻求饶不过是自尊心强撑着罢了,现在有这等好机会,杨广即便是为了示恩,为了取信于人,也得给他封个好地方,这样一想,他就更不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