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正好看看这皇长子到底值不值得倾注,这不仅是他个人想法,更是萧家全族的大势。
待得诸属官与杨昭都入座后,萧琮对杨昭言道:“陛下命臣辅佐殿下,整治长安,臣朽矣,今日苦思良久也未有什么对策,敢请殿下教我。”这话不偏不倚,既没有巴结也不显得抗拒。
杨昭不明其意只得拱手回道:“何以敢教明公,公,国之栋梁也,先帝亦常期许公之才干,此行父皇多有嘱托,命孤一切唯公马首是瞻。
“如此,臣就放肆了。”萧琮拱手道。
“不敢,请明公直言。”
“臣以为,京畿之乱,明在公卿游侠,实在两市,其病,利也。”
萧琮昨天接到天子诏命后回家仔细思索,自苏威由京兆尹升至丞相后,这个职位便变得惹眼无比。
但以他当皇帝时养成的眼光和经验来看,这京兆尹似显实险。一个不好,便会遭到满朝公卿厌弃。皇帝让皇长子来担任这个职位,到底是为了给他攒功铺路呢,还是想废了他。若是铺路,比这好的职位一抓一大把,若是厌恶杨昭,也不用授予这等显要位置啊。京兆尹可是能掌管京城坊市的,若要造反,危害极大。
这是必须弄清的事情,一旦自己理解错了或者过分理解了皇帝的意思,弄巧成拙可就不好了。
他自降隋以来,一直是秉持着低调理念,任何出风头的事都是能躲就躲,平日里更是连家门都不出,就是怕引起皇帝猜忌。
调任京兆少尹后也是维持着苏威的方法,粉饰裱糊而已。但现在皇帝生生塞个皇子进来,还打着一切以他为首的态度,显然是不让他再那样干了。
不做肯定错,继续和稀泥也不行,总不能皇帝派杨昭是来学这个的罢。
猜不出杨广的心思,萧琮也只好开动脑筋,准备拿出些真材实料来,帮杨昭度过难关。
萧琮不是不聪明,人家史书上的评价比杨广强多了。如此忐忑不过是因为寄人篱下罢了,揣摩人心本就很难,更何况这人掌握了他的命运。
既然决定要出力,那萧琮便不再犹豫。他不但要帮忙,还要让杨昭即舒服又安逸还能得政绩,不能隐藏了那就要高调起来。
这次他不但要将长安的问题讲明,更要把自己数月苦思得来的治理方法倾囊相授。让皇帝和皇子看到他的价值。
于是他径自道:“长安之乱,其根在利,若要根治,则必从两市着手。”
长安两市,都会、利人。杨昭也是闻名已久了。此时的市便是商业区。
两市皆在外郭城中,大兴城不像汉长安那样南北划分布局,而是采取东西完全对称的结构。全城以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分成东西两部。两边自有集市,东为都会,西为利人。
游侠也是要吃饭的,但种地又太掉价,不符合他们快意恩仇动辄杀人的高冷风范。所以他们也是要收保护费的。
但现在的商人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公卿贵族们开的店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取的;
贫民百姓过的还不如他们,也榨不出油水来。所以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便是那些小商人和小作坊主。
每年长安发生的斗殴厮杀都是因为抢地盘而起。
要想整治长安,就必须先治理两市。
听到这里,杨昭忽然明白了杨广叫他征辟那三人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