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膨胀太快,在她看来,存在不少问题,不过都被业绩掩盖了。
虽然很多问题,随着公司腾飞,自己就会消失,但也有一些问题会慢慢发酵,最终成为公司的致命伤。
不管是从电影、故事、小说,还是身边的例子来看,细心去体会里面的细节,就会发现,很多最后导致崩盘的结果,都是由于逐渐对于最开始的小变动,应对不当,最后一步步走向了失控的局面。
在斯图雅看来,数字集团就有不少这样的问题,派系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公司都有派系,甚至只要是人的组织,都会有利益争斗。
人,天然就是群体性动物,报团取暖是本性。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的经理人会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从事与人际网络有关的事情,这说明人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乃至领导者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在领导者的这些人际活动中,处理内部人际关系,包括派系关系的营造,占了很大的比重。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中国人的派系文化更是延绵千年,斯图雅自然不会试图去搞懂它,有大致认识、了解即可。
她的导师,DwightPerkins,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原亚洲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史带学者之一。
中国问题专家,权威中权威。
曾经告诉她,在中国,想干成一件事,有两种方式:一是围绕着事情大做文章,认真努力,这会取得成功;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不去管事,专门做人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取得成功。
第一种自然很容易理解,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都是做事的高手,只要认真做事,终究会成功。
第二种方式,斯图雅研究过一些中国企业及赵子明的发家史后,深有领会。
可以说,赵子明专业能力一般,但是干成了这么多大事,靠的就是做人的功夫,作为一个创业者、一把手,什么事只要他过问了,基本上一定会有好结果,这是一种个人魅力。
然而,正是这种极度依赖核心的情况,反而促使了数字集团派系力量隐秘增长。
赵子明掌控一切,处处威风凛凛,说一不二,甚至言出法随,这就给其他管理者一种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无关轻重,随时都有可能被踢掉,自己的回报和地位极度不平等。
那么,他就要通过派系等手段培养自己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这是人性,是高层力量的斗争与制衡,是权力的再平衡。
每个公司都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再大度、再平易近人的老板,也是老板,不是员工。
斯图雅之所以认为派系斗争是数字集团的隐患,就在于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派系的隐权力开始侵蚀公司的正权力。
当然,在赵子明的镇压下,暂时不会出现大问题。
然而,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杜绝,能做的也不过是把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稍不留意,就会像蛛网般扩散。
想必这次建立关键业绩考核机制,也是一次努力,既然她这个外人都能看出端倪,赵子明没有理由察觉不到。
至于效果如何,还要看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