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位是……”郑克爽问。
杨丹回答:“这是我的师父,九难师太。”
郑克爽特地下了马,还整理了一下衣冠,再向九难躬身行礼,道:“晚辈郑克爽拜见九难师太。”九难说:“免礼。”郑克爽这才上马。
——
九难道:“郑公子属何门派?尊师是哪一位?”
这不是考校武功,而是九难见这名约莫二十三四岁的青年面目俊美、衣饰华贵、长身玉立、气宇轩昂,有了一定的好感,便开始拉家常,让彼此关系亲近一点。
问及师承,是因为九难辈份高,熟悉的人多半都是当师父的人。
郑克爽道:“晚辈师承三位师父。启蒙的业师姓施,是武夷派高手。第二位师父姓刘,是福建莆田少林寺的俗家高手。晚辈近十年来,一直跟冯师父学艺;他是昆仑派第一高手,外号叫作‘一剑无血’。师太想必知道这外号的来历。”
三位师父都只说姓不说名字,至少说明郑克爽不知道九难在拉近彼此关系。
根据前二和后一表述的不同,还可以判定,郑克爽以两个前师父为耻,以最后一位新师父为荣。
大家熟悉的通常是“娶了新媳妇就鄙视前妻的人”,此处,媳妇换成师父。另外,还需要注意前师父跟前妻的区别:婚姻关系可以正常终止,师徒关系嘛,单靠徒弟一方是斩不断的。
郑克爽以第三位师父为荣,并且认定该师父武功地位名望均在九难之上,所以才有“师太想必知道这外号的来历”一说。
杨丹自然不会让九难为难,当下便接过话头:“我知道了。郑公子的第一位师父,是投降满清鞑子、之后反清、然后又再次降清的施琅。第二位师父是跟随国姓爷收复台湾的前军大将、台湾延平王麾下中提督刘国轩。第三位师父叫冯锡范。至于‘一剑无血’外号,无血好说,与他交手的人,无论死活,反正都没血;一剑嘛,就是交手只出一剑;谁叫他出两剑他就跟谁急。”
杨丹这话,还真不怎么中听。
郑克爽立即更正道:“不是。冯师父剑法固然极高,气功亦出神入化。他用利剑的剑尖点人死穴,被杀的人皮肤不伤,绝不出血,所以才叫‘一剑无血’。”
九难道:“三位师父都与台湾有关,郑公子是否也是台湾之人?”
郑克爽道:“晚辈是延平郡王次子。”
九难点了点头,道:“原来是忠良后代。”
——
没走多久,就见到一家客栈。众人进去打尖。
由于韦小宝的伤药极好,此时,青木堂的六名伤者已能够在旁人的搀扶之下勉强行走。
于是乎,所有人都进了饭堂。
原本就有十一人,加上郑克爽一行之后,就接近四十人了。
客栈只有四张桌子,近四十人坐四张桌,必然坐得很挤。好几个郑家随从,甚至蹲在了旁边。
——
忽听得一声马蹄声响,几个人乘马冲了过来。向外面一望,来的是七名喇嘛。
杨丹心知,这是桑结来了。便起身,走到郑克爽身边,低声问道:“郑公子,你带的这些伴当,武功如何?”
郑克爽朗声答道:“这些伴当,武艺都很了得。”
“小声!”杨丹道,“门外来了七个穷凶极恶的喇嘛。呆会动手,郑公子所有的伴当,想办法拖住一个喇嘛。行不行?”
郑克爽小声说:“不用了吧?干脆让他们把七个喇嘛全部解决得了。”
“现在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杨丹说,“记住,拖住一名喇嘛;当然,若能杀死,更好!”
然后杨丹就回到九难的身边。
——
七个喇嘛进了客栈,一看,饭堂没座了,脸色顿时不怎么好。
有喇嘛望见徐天川、风际中等人,脸色大变,咕噜咕噜说起话来。其中一名身材高瘦的喇嘛训斥了几句,七人不再说话,而是退出门口,并守在了门外。
杨丹内功精纯,放眼望去,纤毫毕现,见那七个喇嘛的视线始终不离青木堂众人,便对九难说:“他们一直注意青木堂众人,应该与前面六人是同伙。”
“该死!”九难回了这么一句。
杨丹说:“呆会我俩出去。我们不是青木堂的,并且还是女人,他们多半会疏于防备。然后我们一人一个,杀了人立即向官道奔逃,用轻功拉开他们相互间的距离,最后各个击破。”
九难说:“我不逃。”高手临战时说话,字就是这么少。
杨丹只得说:“不逃也行。师父注意到那个高瘦的喇嘛么?刚才他在训斥,所以他的武功应该最高。我们先避开他,尽量击杀别的喇叭。”
九难道:“届时你直接出手,我能做到跟你同时出手。”这回字数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