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两个人,陈近南倾向于长子郑克臧,冯锡范倾向于郑兄郑公子。
“陈近南与冯锡范,两人武功相当,在明郑台湾政权中的影响力同样相当。不同的是,陈近南有天地会。
“韦兄身为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徒弟,又是天地会青木堂香主,自然跟陈近南站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韦兄拥护的是:延平郡王郑经的长子郑克臧。就算韦兄根本不知道,这也是事实。
“你们二人的关系可真是深厚啊,既对立又统一,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对外,你们都要反清复明,因而需要彼此救援、彼此帮扶、互通有无;对内,你们要争取继承权或者不让对方得到继承权,迟早会有一战。
“既如此,你俩还不趁着大好时光赶紧亲近亲近?”
——
听完杨丹的话,韦小宝净大眼睛仇恨地瞪着郑克爽;郑克爽则眯缝了眼睛,眼角偶尔露出一缕精光。
二人如此敌视,全因杨丹的搅和,让九难看得满头黑线。
其实这事,放在别的地方,应该算是挑拨离间,但眼下却不能算。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复杂到需要从词语解释说起。
挑拨离间的本义是: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诬蔑、中伤的说法。
引申意思是:比喻从中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甚至引起争端之意,使别人之间产生隔阂、不团结。
杨丹所说,有根据、是事实,且当面陈述,郑克爽和韦小宝之前也没建立友谊,对照挑拨离间词语的解释后可知,杨丹不是挑拨离间。
是什么呢?是把隐藏的事实提前披露,把将来会知道的提前说出来了。
在今后的某个时间,郑克爽和韦小宝总会敌对;既然敌对,总有一个先出手。有了杨丹的这席话,后出手的那位也就提前有了警惕。
所以,杨丹这席话对先出手的那位略微不利。
——
好了,韦小宝和郑克爽敌对了,闲话就少了。一路无话,也就很快到了河间。
投店后,郑克爽便出去打探消息,过了一个多时辰,垂头丧气的回来,说在城中到处探问杀龟大会之事,竟无一人得知。
九难问:“‘杀龟大会’的讯息,郑公子因何得来?”郑克爽答道:“两河大侠冯不破,冯不催,让天地会送信到台湾,请我父王派人主持‘杀龟大会’,说大会定本月十五日在河间府举行;今儿是十一,算来只差四天了。”
杨丹问:“韦兄,是不是鞑子得到消息,有甚异动,所以才让冯氏兄弟改了日子地方?”
韦小宝说:“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管这一片的。”开始顶撞杨丹,不讨好了。
“那你可以到衙门问一下呀。”杨丹说。
“我……”韦小宝不愿意自己在朝庭中的情况被郑克爽得知,所以又住口不言。
郑克爽自顾自地说:“唉,父王命我前来主持大会,料想冯氏兄弟必定派人在此恭候,哪知……”
说话间,店小二来到门外,说道:“郑客官,外面有人求见。”
郑克爽急忙出去,过了好一会,兴匆匆的进来,说道:“冯氏兄弟亲自来过了,连声向我道歉。他们说知道我带了四十来人,这几天一直在城外等候迎接,结果错过了。现下已经设下大宴,为我们洗尘接风,大家一起去罢!”
九难摇头道:“郑公子一个儿去便是,也别提我在这里。”
郑克爽有些扫兴,道:“师太既不喜烦扰,那么让陈姑娘和韦兄弟同去吧。”
九难道:“看他们自己的意思。”九难对杨丹本有约束力,但感觉徒弟主意很大,就干脆不约束了。
“我不去,青木堂的人也不去。”韦小宝直接表态。
“我也不想去,”杨丹说,“不过,有一事需要拜托郑公子:一定要有比武啊!”
——
进城的第二天,韦小宝和青木堂兄弟们就退了房间,另觅住处去了。
郑家的大部分伴当也退房了,住到冯氏兄弟安排的庄院去了。郑克爽本人,带了两个伴当,继续住在城内客栈。倒不是为了接近杨丹——这几日,郑克爽根本没过来跟杨丹说一句话——而是为了显得身份高。
“显得身份高”不易理解,所以要解释一下。
一个名声原本就很高的人,譬如一个大明星,离普通民众的距离必然是比较远的。如果近了,民众就有可能发现大明星也会放屁拉屎说粗话,从而降低大明星在心中的地位。所以,要维持在民众心里的高端印象,大明星需要远离民众。
郑克爽拒绝住到冯氏兄弟安排的庄院去,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