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推着扎破胎的自行车,拿着他妈给的十块钱,用两块钱补了个胎,就去打印店了。
从邮箱里找到了邮件,打印了四份,五万字的小说打印出来足足六十张纸,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午饭钱和用买辅导书等借口从父母那坑来的钱,去了一半,剩下的钱不知道够不够邮费的。
叶秋这次一共选择了四家出版社投稿,一家是作家出版社,这个正因为出版了韩少的《三重门》而变得大火的老牌出版社,一家长江文艺出版社、一家因为出版了四娘的《幻城》而大火的春风文艺出版社,一家因出版了饶雪漫的《左耳》闻名的当代世界出版社,四个出版社,侧重点各不同。
长江文艺和作家出版社都是资格十分老的出版社,发行量大,渠道强,是叶秋心里最好的选择,之所以多发几家,是怕这两家过不了,或者给的价钱低,贱卖了,货比三家。
投稿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这个年头互联网不发达,各家出版社接受投稿的方式也十分原始,审稿速度也慢。以叶秋的估计,一个月能有回复就算快的了。
所以在这段时间,他可以慢慢写,也可以将重心转移到学习上。现在是高三的上半年,课程全都讲完了,其实都是在复习。以他目前的成绩,要是不好好复习,甚至考的还不如上一世。
有了计划,时间就过的很快了。
这段时间,林冬儿似乎已经放弃了,虽然也试图跟他说话,但都被他的冷漠态度拒之千里。而沈欣欣也经过那次的“告白”后,也变得怕叶秋了,一句话也不说,就算有时候意外碰见了,她也都会像兔子一样逃跑。这倒让叶秋开心许多。
……
……
12月1日,作家出版社。
汪洋作为作家出版社的审稿编辑,每天审稿无数。他喜欢读书,可是天天读那些狗屁不通的新人作品,都怀疑自己做着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了。
“呸!什么玩意,文字稚嫩,逻辑不通,情节幼稚的很,一味的模仿《三重门》,真当自己是韩寒第二了?”又丢下一个稿子,汪洋靠在座位上喝着茶,嘴里骂骂咧咧的说着。
同事见了,忍不住笑着问:“咋啦,又把你气成这样?”
汪洋抱怨着:“你说现在是个人都想当作家啊?那作家不是满大街都是!你看看这本《三重奏》的,一味的在模仿韩寒,写不出那种风趣幽默的黑色嘲讽也就算了,偏偏连故事都讲不好,小学生作文都比这强。”
“这个月都多少本这种类型的了?”同事问。
“八本了吧?反正差不多。唉,《三重门》火了以后,这些人都想着跟风,却偏偏一点儿自己的个性都没有,那还叫书吗?就是鹦鹉学舌,偏偏还学走样了,弄了个四不像。”汪洋还在抱怨。
“算了,看别的吧,还这么多稿子呢没审呢!”同事劝着。
汪洋也不废话,又拿起了一本书继续看,还挺厚,几十页,一看书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又是什么鬼?他在心里嘀咕着,翻开了第一页,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起初还不在意,可越看到最后,越是认真,手边的茶都忘了喝了。将最后一页翻完,他忽然一拍桌子,情不自禁的大喊着:“唉,怎么没了?沈佳宜和柯景腾后面怎么了?”
“怎么了?咋咋呼呼的,都下班了,你还不走啊。”同事见状,问了一句。
汪洋对他招手,说:“唉唉,你过来,看看这本书……”
“啥书啊?让你这么惊喜,刚刚还那么苦恼呢。”
第六章 出版社的决定(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