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本想与顾顺好好聚聚,但看到徐三福吃人似的眼神,也没敢久留,往顾顺嘴里塞了颗化淤消肿的丹药就匆匆走了。
由于隐月峰距离郾城有一天的脚程,来的时候下雨被耽误了很久,定安只好忍痛雇了辆马车赶回铜山隘口。
没想到刚出城门,车轱辘就被卡进了烂泥里,拉车的老马被车夫抽得‘律律’直叫也没把车拉出来,反而越陷越深。定安一看没办法了只好下来推车,人刚刚站定,就听见北面隐约传来几声骏马的嘶吼声,在空旷的荒原上显得格外清亮,拉车的老马顿时像得了失心疯,四个蹄子
一顿乱踢,又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使劲甩着脑袋,非常焦躁不安。
车夫一看这阵仗,以为老马撞了邪,说什么也不接这趟生意了,定安没办法只好收拾随身物品徒步回隐月峰。
不一会郾州破旧的城楼被渐渐抛在了身后,已经大亮的天空又涌来层层乌云,看情形又将迎来一场暴雨,定安逐渐加快了步伐,很快就看见几个小黑点出现在前方,随着马蹄声由远及近,四人四马正朝着他极速靠近。
西北盛产灰鬃马,当地人习惯叫做矮脚马,体型不大速度也不快,胜在耐力不错,在西北地区驮人载物都以这种马为主。
另一种燕风马,在郾州大多只有富庶人家才会圈养,这种马产自东部平原,毛色油亮,体格匀称,生活在那里的穆丹族常常用这种马换取些生活必需品以及一些铁器。这种马虽然长得好看,但身娇体贵,不适合长途奔袭。
很显然这两种马与这四人的坐骑相差甚远,所以这四人一定不是郾城人,但看他们穿着打扮又是简国最传统的服饰,只是在帽饰发髻上略有不同。
在西北,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是风沙天,人们出行会戴上特制的檐帽遮挡口鼻,久而久之帽饰在这里成为了人们彰显身份的象征。
越往南人们对于帽饰的需求便越少,都城殇安城的百姓,除了那些文邹邹的读书人会戴一顶方巾帽,比如那个自称火夫子的龚行甲,其他大部分人基本上都以一支发簪固定头发。
出了都城再往南,天气逐渐炎热,人们开始化繁为简,成年后的男子大多以短发示人,女子也以最方便的单螺髻为主,檐帽以及帽饰在那里根本不可能出现。
而眼前这四名骑行者,都是统一的男式发髻,用一根长簪固定,结合以上几点来看,这四人应该是来自殇安城附近,他们的目的显然不是郾城,那么就一定是铜山隘口。
再看他们的坐骑,定安从未在郾城见到过如此神俊的马,鬃毛长而不乱,四蹄矫健翻腾,奔跑的姿势无比壮美,尤其它们仰天长啸时,吼声穿透大地响彻云霄,难怪那拉车的老马被吓得得了失心疯,这四匹马可以说是马中君王。
西南角平原上的仓吉族,被世人誉为马背上最出色的猎手,马是他们这个种族最得意的珍宝,眼下这四匹马很有可能来自那里。仓吉人虽好勇斗狠,但他们素来恪守在暮沂平原,不与外人接触,想要从他们手中获得这种马千难万难,除非……
想到这里,定安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这时天色早已漆黑一团,他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他的眼睛却异常明亮,好像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正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向自己召唤。
四人四骑并没有丝毫停顿,他们的目光甚至没有在定安身上停留,就这么朝着郾城飞奔而去。
望着一路绝尘的四个背影,定安咧了咧嘴,他觉得隐月峰里的安逸生活真是很美好啊。
山下的水塘子里总有采不完的酸涩菱角,时常替自己缝补衣衫的风婆婆最拿手的山菜大杂汇每次都忘记搁盐,一到夏天,铜山隘口就像一个巨大的蒲扇,可以赶走一整个夏季。当然还有师父,虽然大部分时候都不苟言笑,但师父讲过很多神奇又古怪的故事……那是段无比舒适的时光。
“麻烦呀。”定安看着一地烂泥摇了摇脑袋。
风声凄厉,惊雷阵阵,暴雨顺势而下。
苍凉的荒原大地上,一个倔强的背影在朝着北方逆风前行。
……
不知从何时起,荒原北面的铜山隘口就成为了别国外族从未曾跨越过的障碍,一方面是因为西北大地实在荒凉之极,没有油水可捞。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来自于流传在荒原上的一则故事。
传闻九麋山脉的源头就在铜山隘口,这片横跨了大半个大陆的大山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堪比人类武者的强大元兽,而统领这兽群的头领,不仅拥有人类的智慧,实力甚至超越了人类武学的第八境——岿源境,那可是等同于拥有移山填海飞天遁地的超强本领,纵观整个大陆,能与之抗衡者寥寥无几。
而那位强大存在所生活的地方,就在铜山隘口,至于是哪个山头,那就不得而知了。
三十多年前,简国立国之初,有位大能者曾只身深入大山,与那位兽中之王有过短暂交手,没人知道最后的输赢,只知道这一人一兽后来达成了某种协议,关于协议的内容极少有人知道。
当然略微有脑子的人都能够猜到,无外乎就是简国西北的边境戍卫,以及兽族在九麋山脉的血脉延续。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传闻,真假无从得知。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以修行者组成的狩猎队伍在不断的增加,一种凝聚了天地元炁的兽核已经被炒成了天价。
九麋山脉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导致山下不少村子渐渐开始荒废,很久以前铜山隘口还存留有不少村寨,现如今除了舜华村外,绝大部分村子已经人去楼空,而那些留下来的也基本上都是些老人。
定安自小在隐月峰长大,舜华村就位于隐月峰山脚,每次进城入山他都会去村里转上一转,帮风婆婆带些油盐,替刘大爷换几袋米粮。
舜华村再往北,有个长满水草的塘子,塘边有棵巨榕,参天蔽日独木成林,入山的山道就在巨榕的背后。
隐月峰属于铜山的一个分支,山不高,峰也不险,山中长满了隐月竹,故因此而得名。每到夜晚,月光撒向山峰,银白色的竹叶与月色交相辉映,整座山峰就像被云雾环绕的人间仙境。
定安和他的师父谭谷就住在峰顶,几间普通的竹屋,屋前有块菜地,屋后有片药园,站在园中能听到后山隐隐传来的瀑布声。
隐月峰与郾城不同,除了有些清冷外,这里绿树成林,雨水充裕,天地元炁更是浓烈无比。白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夜晚则明月如镜,繁星如织,和尽在咫尺的这片荒原大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若非地理位置有些尴尬,这里倒是个建宗立派的好地方。
回到小竹屋,师父谭谷正眯着眼睛在饮酒,一身麻布长袍已经沾染了不少酒渍,定安看了眼地上一溜的空酒坛子吃了一惊,心想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师父虽然好酒,但每日也就饮上三两杯,今日实在有些反常,想到这赶忙将切好的熏肉和酱豆装盘摆好递上竹筷。
谭谷掀了下眼皮,神色如常,定安却没来由的心中一紧,没等师父说话,立刻承认了错误:“师父,这回可真不能怪我啊。”说着不由自主摸了摸手上的指环。
“无妨。”谭谷声音低沉,往嘴里捻了块熏肉慢慢咀嚼。
定安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心想师父今天状态有些不对呀,往常就算进山逮只野兔不小心施展了几下步法都要被罚站瀑布下数天,何况是与人交手,加上还动用了指环的力量,没个三两月自己别想从水里出来。
第二章 不情不愿下山去(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