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经济,成为社会抗议运动的一个恶的副产品,也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符号。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繁荣时代里,墨西哥的GDP总量空前上涨,但占全国总人口23.5%的农村人口仅能创造GDP总量的2%。
在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给民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于是在一些市镇,贩毒集团取代了政府,接管了社区的治理。
贩毒的利润会通过投资教育和医疗等方式回报给当地社区,而当地一些居民则将贩毒集团视为创造工作、提供收入的“衣食父母”。通过这种方式,毒枭和他的游击队引导了这个阶层的价值取向。
所以在许多穷人民众眼里,贩毒并不是十恶不赧的大事,而是一场巅覆政府特权的革命,古斯曼这货,喝多时经常以革命者自居。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
每年进入美国的大麻有96%来自墨西哥,64%的可卡因和58%的海洛因也来自墨西哥。每年美墨之间的毒品交易额保守估计约为500亿美元,占墨西哥全国GDP2%。
过去几十年里,毒品贸易成为墨西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大约有500座墨西哥城市都参与到毒品走私贸易中,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5万,此外还有320万人的职业与毒品贸易间接相关。
所以在这场所谓的毒品战争,对于墨西哥政府来说,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难打,十三万政府军和十多万警察,那是同床异梦,不知谁人是鬼,谁人是妖,但这45万直接从业人士,可是一条心,骇人听闻的结论是,毒贩们实力占优。
在更多的民众的眼里,这墨西哥政府其实与贩毒份子是一路货色,一样的坏,一样的不被信任,在如此的民意基础之下,古斯曼之流那是如鱼得水了。
不过自从这威利加入之后,这锡那罗亚的日子不好过了,这米国人针对性而坚决的打击令他们苦不堪言。
出生在墨西哥西部的锡纳罗亚洲。底层出身的他,早年以种植并运送大麻而起家,并趁着80年代加入了古柯碱生意,是昔日哥伦比亚上游毒枭与美国毒品市场之间的关键搭桥者。
在80年代的墨西哥,毒枭势力主要以中部的“瓜达拉哈拉贩毒集团”为首,而古兹曼也曾依附瓜达拉哈拉集团,直到米国缉毒署与墨西哥政府联手扫荡,瓜达拉哈拉集团才在80年代末期崩解,其留下的毒品则被新兴的“提华纳集团”(墨西哥西北部)与古兹曼分家的“锡纳罗亚集团”给瓜分。
透过结盟与跨国犯罪的合作,古兹曼与锡纳罗亚集团很快地就巩固了哥伦比亚上游的毒品供应,并利用贪腐漏洞,在米墨边境组织起了庞大而缜密的输送网络。因此除了因身高(164公分)而得到矮子的绰号外,古兹曼也因具备在短时间大量输送毒品越境的“非法物流实力”,而有“快腿”的称号。
这个永利堂在80年代未就与他展开合作,是他最早的合作者,并帮助他打开繁华的加州市场,这才让他势力快速增长,成为最大的贩毒集团,所以这狠毒冷酷的古斯曼才死保威利,让他呆在这里,并担任这个集团的高层分子之一。
这让集团内另一位巨头五月赞巴达十分不满。
现年60岁的赞巴达,曾是墨西哥的“普通农民”,但却凭借着农业专才搭上了毒品商机,长期以来都是仅次于古兹曼的锡纳罗亚集团二号人物。不过与莽撞嗜杀的古斯曼相比,行事低调的赞巴达更偏向毒枭合作与官员行贿,鲜少使用暴力来解决派系纠纷。因此出道至今,古斯曼已被逮捕两次,但赞巴达却能持续地逍遥法外。
甚至有传闻,这赞巴达才是真正操纵墨西哥贩毒网络的毒王,而这个古斯曼只是傀儡和代言人,这当然是假的,但他是这个庞大的犯罪集团的二号人物却是不争的事实。
赞巴达建言:“闷声大发财才是王道,我们如此高调,是风光了,钱却少挣了,米国人的重点打击令我们伤亡惨重,不必把威利交出去,我们可以派他去南美,让他负责巴西的业务呀!我的中间人告诉我,对方不依不饶,主要是咬住这个威利不放,只要威利走了,对方一个传媒集团,对我们是不会有任何的兴趣?”
古斯曼道:“你应该知道有多少人对我们的地盘和生意涶谗,也知道倒了一个我,会有千千万万个我站出来,不管我收留这个威利与否,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我们的敌人就不会少!”
赞巴达道:“我知道,你也知道我说的是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