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念到最后一句“钦此”的时候,语调拖得极高极长,像极了前世里李娜唱的那首《青藏高原》最后一嗓子。
“厉害,我只能唱毛不易,你这嗓子,都能去'我是歌手'飚高音了!”
杨杉的思路也随着魏忠贤那丝毫感觉不到气短的最后一嗓子,飘到了九霄云外。
“杨大人,请接旨吧。”终于,魏忠贤念完了圣旨,就对着还跪在地上的杨杉笑眯眯的说道。
杨杉双手举过头顶,接了圣旨,就站起身对着魏忠贤笑道:“辛苦魏公公了。”
“杨大人此番替皇家寻回《永乐大典》珍本,还抓住了白莲教的谍子,皇上听说之后,一个劲的夸奖杨大人智勇双全。今日咱家能有机会亲眼见到状元公的风采,高兴还来不及呢,咯咯~”魏忠贤说着还掩嘴笑了几声。
杨杉从进屋之后,就感觉眼前这个魏忠贤并没有影视剧里演的那样盛气凌人,反而举止间有几分书卷气,只是这笑声,这掩嘴的动作,太像女人了吧!
“呵呵,守成这次也是误打误撞,多亏了皇恩浩荡,才有机会寻回书卷,公公之言过奖了。”
杨杉只把功劳算在皇帝身上,似乎这事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徐光启在旁边听见杨杉这样谦虚,满意的露出一丝笑容。
魏忠贤见圣旨已经传到,客气话也寒暄的差不多了,就提出想尽早返回宫里向王公公复命,徐光启颔首应允,又吩咐杨杉送下魏忠贤。
杨杉明白这是徐光启想给自己一个亲近内侍的机会,便欣然同意。
在明朝,做个普通官员,可以不必理会内廷这些宦官们,若是想做大官,就得和宦官们,特别是宫里的大太监搞好关系了。纵观杨杉前世里的整个明朝,前期宦官们的地位极低,名气最响的,就是明成祖时期的“三宝大太监”郑和了,不过人家十几岁就跟在朱棣身边做贴身侍从了,那时候朱棣还在北京城做燕王呢,后来靖难之役,郑和又三番五次的救过朱棣的性命,所以深得朱棣信任,而且在朱棣登基之后,郑和果断放弃唾手可得的权势,直接坐船出海搞外交去了,因此郑和不仅是明朝最出名,也是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之一。
后来到了明朝中后期,太监地位上升的很快,几乎每个皇帝身后都站着一名大太监,朱祁镇之于王振,朱见深之于汪直,朱厚照之于刘瑾,朱翊钧之于冯保,以及朱由校之于魏忠贤。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时期之所以没有像模像样的大太监蹦跶出来,一是因为嘉靖深深明白正德宦侍之祸危害极大,二是嘉靖本人极为聪明,极为专权,根本不会将皇帝的权势交给任何人,三是嘉靖时期文官集团出了太多的猛人,简直是压着宦官集团打,所以,嘉靖时期根本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
至于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疑心病极重,身边太监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先是曹化淳,后来是王承恩,这两个人,不管是在个人权力上,还是名气上,都没办法和他们的前辈大太监们相比,但是,值得称赞的是,当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上,身边唯一陪着的人,就是太监王承恩。
这份忠心,又是那些王振、刘瑾之辈的太监们无法比及的。
但,这都是杨杉前世里的明朝历史。
这个位面世界,又出现了不同。
魏忠贤出现的时间晚了太多,在杨杉前世里,“九千岁”是明熹宗时期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权倾朝野,崇祯皇帝刚上位,打击阉党,惩治魏忠贤十大罪,就逼其自缢身亡。
这个世界里,崇祯皇帝都在位十八年了,魏忠贤仅仅是个中级宦官,而且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的小弟。
时间线不同,也意味着,未来会出现很多的变数。
穿越者回到过去能预知未来的金手指,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位面世界了。
杨杉一路将魏忠贤送到翰林院门口,早有一辆挂着内廷旗帜的马车等在路边,魏忠贤向杨杉抱拳告辞,杨杉回了礼,又从袖中掏出一套“岁寒三友”小罐茶,塞进魏忠贤手中,嘴里大方的说道:“今日出门匆忙,仅带了这一套三只小罐茶,魏公公拿回去品品,若是觉得合适,下回守成再托人送给公公。”
魏忠贤也不矫情,直接就揣进了袖中,笑眯眯的道:“状元公有勇有谋,做人也深得人心,未来还得指望状元公多关照关照咱家呢。”
两人又刻意寒暄了几句,对魏忠贤来说,以他的职位,难得出宫一趟,这次宣旨,见到杨杉年轻有为,心中就起了结交之心,对于杨杉来说,魏忠贤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目前观其言行举止,还不是大奸大恶之辈,未来会怎样,杨杉自己也不懂,趁此机会多结交一个朋友,就多攒下一份人缘,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朋友多了路好走嘛!
送走魏忠贤,杨杉返回徐光启处,见徐阁老正在沏茶,于是杨杉就接过水壶,一丝不苟的温杯、洗茶、沏茶、奉茶,徐光启见杨杉泡茶动作信手拈来,从容不迫,就好奇的询问杨杉是从哪里学来的。
其实杨杉前世就每日喝茶,因为人在南方,而南方人又酷爱喝工夫茶,所以对泡茶步骤也非常熟悉。此时见徐光启问道,便直言不讳,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在做小罐茶的生意告诉了先生。
徐光启听完,沉吟了一下,劝诫道:“《大明律》里是不允许朝廷官员私自经商的,守成你宦海生涯才刚刚开始,莫要因为这小罐茶耽误了前程。”
杨杉见徐光启说的言辞恳切,而且话语中对自己的称呼也从状元公变成了表字,说明徐阁老从内心里开始真正认可了自己。
“谨听先生教诲,守成不敢违背律法,这些生意上的事情,都是家里媳妇在操持,我就负责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