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次面临失败,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消灭高句丽。
公元598年,隋文帝即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
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已无力战斗。
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
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根据记录这一次的征伐损失了将近三十万的士卒。
付出了如此重大的代价,隋炀帝杨广继位以后还是念念不忘高句丽之患,一直在寻找借口讨伐高句丽。
公元611年,隋炀帝下诏征讨高丽,全军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
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数日后隋军,歼灭东高句丽军万余人。
我叹息着说道:“这一次小胜以后就是接连的大败。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上百万人的生命葬送在辽河以东”。
“公元613、614年,隋炀帝又发动二次攻高句丽之战。皆以失败告终。初步统计隋朝征高句丽阵亡的将士多达二百万”。
“于是杨广给自己折腾亡国了,隋实际上间接亡于征高句丽之役。”
目睹了隋朝因为征伐高句丽导致了亡国的唐太宗,依然毅然决然的不顾前车之鉴。继续征伐高句丽。
“这才有了唐太宗上面的那句话,其实这句话最关键的就是后面的半句话”。
“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就是告诉大臣,高句丽很危险,趁着咱们兵强马壮的时候尽快干掉他。否则就是大祸害。”
我摆了摆手里的资料:“写这个资料的作者也想不明白,他在文章中提到。”
在六七世纪的东亚政治格局上,相比华夏来说,高句丽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小国。
它却为何让隋唐的皇帝们如此牵肠挂肚,动员中华之物力,非欲除之而后快?
难道隋唐的君主们真的只会欺软怕硬,专打弱小国家?
按照很多人的描述,征高句丽只是封建君主们私欲膨胀的结果,是对弱小国家的欺侮,如果是这样,有几点是解释不清的。
为什么自隋以来,连续几个政治观点、思想作风、行为方式都有很大区别的中国皇帝独独在高句丽一事上观点认同?
隋代以前,华夏已经历了三百年的动乱,刚刚重新统一,这个时候,隋唐君主们却都将高句丽做为国家的重大威胁提了出来。
前仆后继不惜一切代价予以征讨,这不值得让人深思吗?
隋炀帝任性好斗,为征高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唐太宗满口君舟民水,却也不惜冒“水覆”之险亲征高句丽。
唐高宗呢,一直是文弱书生,却在征高句丽一事上,象个斗劲十足的公鸡,发誓一定要完成父志”。
上面三个疑问,归结到最终一个问题,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隋唐君主不倦征伐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
这是一个历史的谜团,按照作者给出的逻辑就是:
主要原因在于六七世纪的高句丽,已发展成为东亚一个强大的地区性王国,对中华的复兴构成了最直接最危险的威胁。
六七世纪的高句丽对于隋唐,犹如前三世纪迦太基对于罗马,十七世纪满清对于明朝,二虎不可兼存,隋唐要想兴盛,必除高句丽不可。
我对面面相觑的小羽跟白柔说道:“对于作者给出的理由,你们作为知情者,会认可吗?”
“我觉得有点扯淡,如果单纯的看历史,那么唐太宗的话就可以理解为,把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
“可是咱们知道查干湖里有东西,当然具体是什么东西咱们目前还不清楚,希望今天晚上能抓到了解内情的人(仙)。”
“我觉得隋唐远征高句丽的理由,就跟现在挑衅咱们的对手一样。目的就是奔着查干湖的东西来的。”
小羽跟白柔也点点头,白柔说道:“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肯定会以为这理由很牵强。就好像您说的,对手以我们捞过界为名的挑衅一样。”
“战争吗,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否则对不知情的下属没办法交代,让下面去拼命总得有个合适的说法。”
小羽接口说道:“隋唐的说法就是感觉到了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挑衅的对手的理由就是你们捞过界了,然后他们自己也觉得这理由说不过去,于是就有了胡家九房弟子的死亡。”
“既然捞过界的理由说不过去,那龙冢弟子滥杀无辜总得要个说法,得报仇吧?这就他们给下面弟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