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钱,
官员们以收复失地的名义将那些仓促组织起来的老弱病残去辽东送死,反手又以收复辽东的名义向百姓征税,此际天灾不断,百姓得到的收成连果腹都勉强,那里能负担起如此沉重的赋税?他们往往只能卖儿卖女、典田度日,这个时候,和官员们勾结好的土豪劣绅们早就在一边张网以待了……
多亏了大明君臣的神助攻,在史上诸多反贼中怎么看都平平无奇的李自成一路顺风顺水,势力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封建王朝之间的更替,永远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
没钱你凭什么让人家为了你的江山去死?
想到这里,高纬伤脑筋地询问:“卿家什么良策呢?”
“臣愚钝,虽然没有这个本事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但臣有信心为朝廷减小这个负担。”虞庆则神采奕奕,“臣以为,朝廷应该裁军,留其精锐,并加大边镇的人口迁入,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如此,能使物资钱粮朝着各镇集中,为朝廷控制军资物资提供便利。”
“臣还敢断言,如果朝廷的边镇都能这么做,给臣二十年时间,臣就能逐步让燕北各镇做到自给自足,有了钱,朝廷就更有余力去拉拢草原各部,从吃穿用度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积年累月下来,他们必然会对大齐产生归属感,真正成为大齐的子民!”
高纬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虞庆则画的饼又大又圆,看起来操作性也很强,这个建议那里都好,就是太费钱了。
别的不说,就前面一条,加大边镇的人口迁入,鼓励农桑和手工业生产,这当然可以让边塞富裕起来,但前期投入也是巨大的,光怀朔一地,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物资和人力才能将这些地方开发出来,高纬的运河也才完成了三分之一,脱离了漕运搞陆地运输靡费更是不知凡几。
等把这些事摆平,也是二三十年以后了,天下还要不要统一了?
高纬心里默默地给虞庆则评了个“良”,并当即表示虞爱卿是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大齐有虞爱卿这样的贤臣,实在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但朕觉得爱卿还可以多磨练一下,先给个刺史,都督的人选朕自有安排,到了任上,多跟人家老同志学习学习,等朕一统天下了,马上给爱卿转正!
虞庆则听完,虽然略有失落,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亏什么,也就安心接受了任命。
高纬又转头询问了高颎山东灾害目前的情况,高颎不敢隐瞒,直言地方官僚和豪族勾结,欺上瞒下,侵占田土,贪污之风严重,并颇为愤慨地说道:
“还有人找关系,递话到臣这里,要臣手下留情,朝廷对他们如此优待,换来了什么?他们如果有半点为朝廷尽忠的心意,也该响应号召,和朝廷一起渡过难关!”
“总有人,把朝廷当成了和尚庙里有求必应的泥塑菩萨,天下兴亡于己无关,享受了朝廷那么多的优待却不肯拿出一点点的积蓄回馈朝廷。”
“臣现在就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如果不肯为国家尽忠,就把这些年收到的优待全都吐出来!臣不怕陛下笑话,臣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一副留给自己,剩下九十九个留给这些无耻忘八!”
高纬好生安抚了宰相一番,吩咐他注意身体,好生歇息,见天已大亮,就准备摆驾回宫。
路上,高纬问李德林对于右相施政方略的看法。
李德林犹豫了一下,表示右相性格刚烈,施政太过激进,但话还没说到一半,见皇帝佯装不快地撇过头去,马上又说,不过法令不能轻易更改,还是让右相再干一段时间,观察后效。
高纬心中无奈叹气,这就是李德林和高颎之间的差距了。
身为中枢重臣,哪怕他把自己包装成道德完人,一个立场不坚定的宰相最终也是要被各方抛弃的。
李德林虽然有才华,对很多事情也有独到见解,但立场过于摇摆,上不能取信高纬,下不能庇护身后的河北世家,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
而高颎则不一样,从头到尾立场分明,做为一个宰相,能够坚守政治原则,不肯对皇帝溜须拍马,这可以称得上是有政治道德,上任不到数月,就干出颇多政绩,官场上下为之肃清,这当然称得上有能力,这样一个有能力有道德的宰相,可遇不可求。
相比国家大事上高颎给他的助力,两人日常交流产生的矛盾就是毛毛雨了。
亏得河北世家一直暗暗发力准备找人接替高颎,可他们支持的李德林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比高颎稍稍逊色一些,这可不能怪高纬偏心关中党了,给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啊!
高纬这般想着。
一个青衣内侍急匆匆过来,在高纬耳边说了些什么,高纬的脸色登时就变得十分古怪,“你说……陈顼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