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也很简单,语文,算术两本书,大字簿,算术簿,一个墨盒一枝笔,外公两手拿着就去上学。
全校一个班,三十几个人,年龄大小不一,就属外公最小。
那时的语文非常简单,第一课“看看,看新书,新书真好看”。
是的,第一课,只有这三句话。
外公上课很认真,只要是老师讲过的,外公就反复背诵和默写,一心想出好成绩。
外公守纪律,不搞小动作专心听讲,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慢慢地,外公在班上有了一点名气,开始有同学主动接近他,课前课后拉着他的手一起玩。
那时,没有音乐老师,听不到歌声;没有体育课,没有稍宽点的地方活动,相互接触的时间非常少。
那时的外公,其实还远远没有融入集体,他仍是一个很内向害羞的人。
第二年,外公的学校跟另一所学校合并了,新学校教室明亮宽大,两人共一张桌。
去新学校的第一天,外公穿着妈妈准备的一件好衣服,那件衣服之所以称“好”,是因为只有袖口打了个包边补丁,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很像新的,外公高兴极了。
他早早地就奔到学校,等着新同学的到来。
但新同学来了之后外公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新同学大多都穿得比外公好,同学们身上的新衣服很漂亮,让外公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可能也是从那时起,外公暗自下了决心,要努力学习,用成绩超过他们。
这所学校初小有三个班,高小有六个班,都是来子周围十多个村的所有孩子。
功课很简单,也是只有语文和数学。
作业也很简单,每天写三十二个大字,抄写和背诵当天的课文,对于外公来说,上自修课就完成了,没有家庭作业。
但外公回家后还自行反复背诵,背得滚瓜烂熟,深怕抽查背不出丢丑。
毛笔写的大字、小字,老师全部审阅。
大字写得好的,画一个红圈。
一页纸写八个字分成两行,一行四个字都画上圈就成**。
大家都认真写,比比看谁的龙最多。
外公经常很开心的拿自己得到的龙给爸爸看,只不过他总是比不上同桌同学的龙多。
外公很郁闷,明明自己的字笔画也很正,为什么龙就比别人少,一看才知道人家用的是新毛笔,而自己用的毛笔硬得可以当刷子……
外公后来没有让爸爸花钱买新毛笔,只是默默对自己说,就是我写得不好,不是因为笔不好。
那时候,天气暖和,无论天晴下雨,外公都是光着脚上学,他觉得那样非常轻松。
如果是下大雨,外公就脱掉衣服,卷起裤脚,戴个竹编帽,快步走到学校再把衣服穿上。
若是碰到下雪路滑,外公就穿一双草鞋,编织草鞋很简单,外公在上学之前就懂得编织草鞋了。
如果天实在太冷,外公会找一个裂了底的丢弃瓦罐,用铁丝做个提手,当作烘手火炉,。
当然,那个时光里,外公记忆最深的,还是他考了全乡状元的那一次。
那次初小升高小全乡进行统考,一些外乡学生也来参加。
统考那天天空晴朗,蓝天白云,羊肠小道绿树陪伴。
外公那天非常开心,因为他有了一支新毛笔。
他将用这支笔参加上百人的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还是一样的语文和数学,没有什么难题。
第三天公布取录名单,没有想到外公竟然考得第一名。
那时外公所在的村里人穷,没有几个读完小学,更没有出现过考了全乡第一名的,如今破天荒地出了一个,村民们非常激动,个个称赞外公是小状元。
外公至今还记得那些简单的考题。
考语文只有三道题:一、改错;二、造词;三、作文。
作文的题目叫《上学》。
我在想这个题目确实很简单,如果把题目出成我的笔名《上雪》,或者我笔名的全名《离月上雪》,估计那些村里的孩子当时看到会直接傻了。
总而言之,在那之后,外公便开始自信起来,他开始相信只要刻苦学习,一定有出息有前途。
高小学习的功课比初小多了历史、地理和自然,但仍然没有音乐、图画和体育。
外公发现自己的作文是软肋,就想着赶过人家。
但是怎么赶呢?
外公想,那些同学一定看过很多书,我要赶上他们,就要多看书多背书。
可那时没有如今这么多课外书,即使有也没有钱买,只有背课本,或者背爸爸的手抄本。
而且外公发现自己背书的时间并不宽裕,因为星期天要放牛。
于是后来,外公就牵着牛,捧本书,走在牛前面边走边看书。
有时候外公看得入迷了忘了往前走,牛嘴就碰到了他的脚,催外公快走。
第六十三章 外公的故事 六(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