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回到明末 > 第十四章 熊廷弼之殇

第十四章 熊廷弼之殇(1/1)

    钱晋一听到二人的父亲是熊廷弼,那是谁,那可是明末名将啊,虽然下场不好,立马吃惊不已,瞪着眼睛你不说话。

    熊兆琏见状,“小兄弟,你听说过?”

    “知道,知道,明末名将嘛,怎么可能不知道。”钱晋想也没想就说到,话一出口便后悔了。

    “呵呵,我父亲的名声还是很大嘛,可是他遭遇陷害的时候,确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熊兆琏气愤的说道。

    “哦,这是怎么回事??”钱晋也是只知道历史上有熊廷弼这个人,但具体的却不是那么清楚。

    “哎,都是党争惹的祸,朝廷官员只知道勾心斗角,结党营私,陷害忠良。”

    “哎,那皇帝呢,就不管么”钱晋自然是故意问道。

    “皇帝,呵呵··万历皇帝倒是挺信任我父亲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后来登基为帝的皇帝可就没那么信任了,新帝刚刚登基,那些言官就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参奏我父亲。”熊兆琏很是气愤的道。

    “那你父亲是怎么被陷害的呢?”

    “这事要从天启元年说起。天启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此时,朝廷里大臣们又想起了我父亲。给事中郭巩尽力诋毁他,并连及阁臣刘一燝。等到辽阳失守,河西军民全都奔逃而去,自塔山到闾阳方圆二百余里,荒无人烟,京城为之大为震惊。刘一燝说:“假使廷弼在辽,想来不会弄成这样。”御史江秉谦上书追叙我父亲以前防守辽地的功劳,并且把排挤有功之臣说成郭巩的罪过。明熹宗于是对过去弹劾熊廷弼的人加以治罪,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各贬三级,除掉了姚宗文的官籍。御史刘廷宣论救,也被罢免。于是又下达诏书从家里起用熊廷弼,并且提拔王化贞为巡抚。

    同年六月,熊廷弼入朝,首先请停止刚才言官的贬谪,明熹宗不同意。又提出分三方布置的策略:“广宁用马步兵在河上设立壁垒,凭山川形势打击敌人,牵制敌人的全部兵力;天津、登、莱各港口建置水军船队,乘虚打入敌人南方的驻地,动摇他们的军心,这样敌人势必有内顾之忧,辽阳就可以收复了。于是讨论在登、莱设立巡抚,像天津一样,由陶朗先充任;而山海关特设经略一人,管辖一方,统一事权。于是任用我父亲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守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而我父亲借此请尚方宝剑,请调兵二十余万,以兵马、粮草、器械之类责成户、兵、工三部。请为监军道臣高出、胡嘉栋,督饷郎中傅国昭雪,恢复官职,让他们理事。建议启用辽人原赞画主事刘国缙为登莱招练副使,夔州同知佟卜年为登莱监军佥事,原临洮推官洪敷教为职方主事,军前赞画,用以收拢辽人的心。”明熹宗都予以批准。七月,我父亲启程时,明熹宗特地赐给父亲一身麒麟服,四枚彩币,设宴于郊外,派文武大臣为他陪酒、饯行,这是少有的礼遇。又派用五千名京营选锋护送他赴任。

    在此之前,袁应泰死了,由薛国用代为经略,薛国用因病不能干事。王化贞于是部署将领,沿河设立六所军营,每营设置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各自画地分守。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要害地分别设立防哨。此议报上后,我父亲不以为然,上书说:“河面狭窄不可靠,城堡太小难容驻兵,现在只应牢牢地守住广宁。如果分兵在河上驻守,部队分散力量就弱小了。敌人用轻骑兵偷偷渡过河来,专攻一所营房,我军力量必然不支。一营溃败,其他各营就都会败,西平等地的防哨也不能守住。河边只适于设立游击队,轮番出入,使敌人莫知浅深,不该屯聚一处,给敌人乘隙袭击的机会。”奏章交上后,明熹宗下诏表扬了他。恰好御史方震孺也说防河有六条不可靠的地方,王化贞的建议就此作罢了。而王化贞因为自己的计策未被采纳,恨透了,把军事全推托在我父亲身上。我父亲就请朝廷警告王化贞,不得借口有人节制,坐失战机。此前,四方援辽的军队,王化贞全改名号为“平辽”,辽人很不愉快。熊廷弼说:“辽人又没叛乱,请改为‘平东’或‘征东’,以快慰辽人的心。”从此以后王化贞与我父亲有了矛盾,经略、巡抚不和睦的风声也就传起来了。

    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与我父亲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会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兵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获全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意说大话蒙骗朝廷。尚书张鹤鸣很相信他,他有所请无不答应,因此我父亲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我父亲的山海关上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是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从延绥调来的部队不能作战,我父亲只能奏请任用佟卜年,而张鹤鸣递上奏章反对。我父亲又奏请派遣梁之垣去朝,鲜,张鹤鸣故意扣发他的饷银。于是两人之间相互怨恨,事事争吵。而我父亲脾气不太好,在朝廷根本没有人帮我父亲说话。

    当时,我父亲主张防御,认为辽地人不可信用,蒙古人不可凭仗,李永芳其人不可相信,广宁地方有很多间谍让人担心。王化贞则一切相反,绝口不提防御,说我们一渡河,河东人必为内应。当时叶向高掌了大权,他是王化贞成进士时的主考官,很偏向王化贞。而张鹤鸣笃信王化贞,于是想把我父亲拿掉。天启二年正月,员外郎徐大化顺承其意弹劾我父亲大言欺世,嫉能妒功,不罢免他必将有害于辽地战事。他们的奏章一并被发给各部,张鹤鸣于是召集大臣们讨论。说把我父亲撤职的有几个人,其余大多主张让二人各尽其职,共谋成功。正好后金军这时逼近西平,就停止了争议,仍然兼两人,责令他们共同努力,功罪一体。没过多久,西平之围吃紧。王化贞相信中军孙得功的计策,发动了广宁的全部兵力,让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往和祁秉忠会合,然后向前去作战。可他不知道,被看作心腹的孙得功早已偷偷地投降了后金,导致宁远大败。

    最后因为和东林党牵连,被魏忠贤陷害致死。”说完,熊瑚已经泣不成声。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