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纠结的时候,李牧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提议。
修建图书馆
图书馆在后世遍地都是,但在唐朝,却是个稀罕物。
“我可以修建一座书馆,书馆里收集大部分的读物,供百姓借读,不过不能带出,只能在书馆里读。可以花钱也可以出工。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借读,借读一次几文钱,没钱人家的孩子可以出工,打扫书馆,或者下田都算。”
这个提议获得了大家的赞同,但是选址上起了纠纷,先生们想把书馆建在河洛书院,而李默想把书馆建在城外的邙山上。
你建书馆就是为了方面学生做学问,但你建在城东的邙山上是何意难道学子们为了读一回书还要跑一个时辰的路,有这时间多做一个时辰的学问不好嘛,一寸光阴一寸金那
而李牧自然不是在说梦话,洛阳城现在看起来还算空旷,但要不了多久就会繁荣起来,到时候寸地寸金,想要建立一座大学更是难上加难,后世大部分学校都会搬到郊区,一来低价便宜,成本低廉,二来郊区清静,学生们的心思单纯,容易被繁华扰了心神,远离闹市可以让他们沉下心来学习。
他既然决定用教育来教化这个朝代,自然要为以后做打算了,山地不适合建城,但建立学校是非常合适的,他计划在这邙山上建立一所举世瞩目的大学。
图书馆只是他布局的第一步。
“建设图书馆的钱由我来出。”
见先生们纷纷反对,李牧丢出了第一张王牌。
“那也不行,书馆哪有建到山上的道理。”
可惜,老杜一口回绝了。
自己穿越而来,徒有一肚子学问,但声明狼藉,想要凭一己之力建立一所大学,何其难也,只能借用杜老先生。这位老人可是李二的老师之一,原本可以在长安享福的,但李二在玄武门的大肆屠杀深深伤害了他,让他愤而出走。
他想不通,为何文质彬彬的学生忽然就变成了一头地狱狂魔。
杨广是这样,李二也是如此。
难道真的如荀子所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人性本恶,那人跟畜生还有何区别
杨广杀兄弑父才得到
了皇位,结果短短十八年就断了大隋的龙脉,而如今李二又走
了他的老路,这李唐又有几年的气数呢。
命运经不起推敲,正如杜功书担心的那样,李二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皇帝的,带了个不好的头,导致他儿子也效仿,李承乾被罢黜,英年早逝,李泰更是说出了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的混账话,你现在把皇位传给我,等到我老了就把唯一的儿子杀了,把皇位传给李治,这话傻子都不信,你期望李世民相信
第四十三章 大学计划(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