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符坐下之后,便拄着木杖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而驺奭安坐在自己的席位上,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头顶的房梁,看来也是不愿意先开口。
腹喜在心中暗骂一声,这两只老狐狸
不过作为此地的主人和此次行动的发起者,他脸上只好挤出一丝笑容,“欣然”地说道:“自我墨家三分于列国,迄今也有百余年了。如今三墨巨子同坐于一室,实乃我墨家之大幸事也。”
南墨巨子终于睁开了眼睛,不可置否地轻哼了一声。
齐墨巨子却摇头道:“大幸事仆不以为然。想我墨家兴于世间能成显学,便是因为墨家行兼爱非攻之策,有平息天下之志,建大同世界之愿。而如今”
他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叹了口气轻轻地说道:“却成了爪牙鹰犬。”。
秦国巨子心中冷笑一声,这家伙话说得如此漂亮,有本事就别来宋都啊。
此事真正的发动者乃是秦国太后,齐国大王,楚国春申,我们三个巨子虽然有个“巨”字,但是比起这三位绝对是小胳膊小腿,。就算反对能有一点卵用吗。
不过没等腹喜开口反对,陈令雄倒是先表示不同意见了。
他两眼一翻,抗声道::“驺巨子之言,某家也是不以为然。我墨家最重者便是义字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谈爪牙鹰犬”
这便是墨家三支根本分歧之所在了,什么器械、剑术、道法,这三者只是表象,真正造成三家分裂的是理念上的不同。
相里氏之西墨认为要平息列国相互攻杀的纷乱,终结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就要“以暴制暴”。帮助某个国家用“汤武革命”这样的暴力战争来混一域内。他们西入秦国之后就成了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秦国的战争能力。
这一支其实是墨法合流。所以腹朜才会坚持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王子与庶民同罪”正是法家的原则之一。
相夫氏之南墨则像陈符巨子所说的那样,最看重就是墨家思想中的“义”字,在他们看来只要义人当道,便能义理大兴,而义理大兴,乱世自然而然就终结了。他们走的是下层路线,用“义”字来规范徒众,建立了组织严密的秘密社团。
于是最早的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出现了。不过这些组织更像是后世的“洪门”,他们也是有政治图谋的,所以才用自己的力量为君王贵族服务,以此谋求自己的政治地位。
而邓陵氏之东墨走的也是西墨要走上层路线,同时和南墨一样也是“义”字当头。
但是他们和西墨、南墨都不同,东墨认为战争是不义的,即使为了大义的目的也不能使用不义的手段。既然不能发动战争,那么就应该教诲规劝各国的君王成为义人,让他们服膺于义理。这样一来,四海之内的刀兵自然止息,列国就会反躬自省,致力于内部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时齐国是文化最为发达的礼仪教化之国,也是氛围最为开放的百家齐鸣之地。东墨入齐之后,也加入了著名的稷下学宫,在那里他们吸收了儒家的思想,产生了儒墨合流,讲求“仁恕”的宋尹学派。
所以秦墨以国家为重,楚墨以君令是从,而东墨乱世的理想主义者总是不那么吃香的。
既然把话说开了,那么当惯“黑社会”大佬的陈符直来直去地对两人说道:“此次我楚墨本宗精锐尽出,不过某家乃是奉主上春申君之命而来,目标只有一个。尔等的图谋和打算和某家无关,某家当然也不用尔等帮手。”
腹喜严肃地摇摇头道:“陈巨子此言差矣,虽则我三墨其志不同,但分则力弱,合则力强。宋国虽在大战之中国都空虚,但毕竟是五千乘之劲宋,实在不可小试。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慎重一些好。”
听了这话,驺奭也苦笑一声道:“齐墨道兵已尽在城外,仆当效前驱。不过我齐墨不善正面鏖战、三墨同气连枝,两位总不忍心让东墨这一支尽没于宋都之中吧”
他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我们尽力,不过只尽能尽的力量。
秦国巨子心中暗道,他们果然就是来讨价还价的。看他们这个态度,大事要成那还得靠自己的力量
力量
想到此处他心中一动,想起了某件事情。于是腹喜转头对身边的儿子使了个眼色,看了看齐墨巨子,然后向着阿黄去过宅院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工正叔平那也是个通透人,心中一转便知道他父亲的意思。有了神出鬼没的驺奭师徒两人,那么万一再有一个能潜入此间的人物,那就实在太危险了。
他点点头,不再旁听三位墨家巨子如同商贾谈生意般的讨价还价,马上转身离开了这间大屋。
第二十三章 迷之人物(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