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虽然此次召集的很匆忙,但是王族的所有王公贵族们全部到齐。大家都知道,二皇子遇难了,皇帝心里必然又悲又怒,他此刻召集朝会必然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谁这时候不来,或者迟到,说不准皇帝就把心里的怒火洒向那个人头上,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随着皇帝走进大殿,数百人的殿里顿时鸦雀无声。
皇帝俯视了一眼群臣,缓缓道:“各位想必也都知道良安遇难的消息,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要跟大家商量,我意已决,征王族全族兵马,南下征讨巫戎族!各位可有什么意见?”
大军出征需要做相当多的准备工作,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征的。此刻皇帝盛怒之下急着发兵,大多数人都觉得并不十分妥当,但是眼看皇帝正承受着丧子之痛,实在是不敢出面去劝。
宰相严令权环顾左右:此时普通大臣不敢劝谏;长安今天悲伤过度,有些迟钝,也不适合说话;国师地位太高,一旦贸然开口被拒,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唯一能说话是三皇子永安,但永安今天自从进来以后就一直低着头,谁也不看,看样子也不打算去劝。
无奈之下,严令权只能亲自出马,他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觉得此刻兴兵并不十分妥当,还请陛下三思。”
“你有意见?”皇帝冷笑了一声:“有什么不妥的,说来听听?”
“我们王族距离巫戎族有数千里之遥,中间隔着无数高山峡谷。此刻大军贸然南征,既无粮草辎重保重,也没有相应的作战准备,仓促行动只怕后果很难预料。”
“很难预料?我告诉你,只要是战争,任何一场战争的结果都是难以预料的。这不能作为理由。还有其他人有意见的吗?”
“不止如此”严令权见皇帝一意孤行,便硬着头皮又说道:“我们王族此前曾经和中原三大族有过军事约定,十个月后汇合四族军队,一起南下,臣觉得,这样虽然迟了几个月时间,但是可以将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你说的这些,本王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皇帝居高临下俯视群臣,缓缓道:“但是现在看来,巫戎族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原先的想象。你们以为我仅仅因为良儿遭遇不测,就昏了头,一怒之下就要去拼命,是吗?”
严令权在皇帝的逼视下咽了口吐沫,道:“臣不敢......”
“不敢?你只是不敢说而已,心里只怕早就这么想了”皇帝冷笑了一声:“还有你们这些没说话的人,恐怕也都是这么想的。本王送你们两个字——幼稚!来人!”
随着皇帝的命令,一名侍卫应声而出。
“把狼族王子蓝镇写来的信念给他们听听。”
“是!”侍卫从皇帝手中接过信,声如洪钟地念起来。
长安和国师对望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刚刚皇帝叫侍卫的时候,他们都生怕皇帝一怒之下拿严令权出气。
蓝镇的信写的并不生动,却直击要害,信中写明:良安遇难的同时,狼王也重伤不起,狼族缺少了主心骨,巫戎族乘机起兵屡屡进攻狼族领地,狼族实力不足,被迫放弃了部分领地,集中兵力退守玉玄关,战情十分危险。因此,蓝镇恳请王族立即发兵南下增援,否则一旦玉玄关被巫戎族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待侍卫念完,皇帝长叹一声:“都听到了吧?狼族已经支撑不住了,再等下去,等到什么时候?等到巫戎族打垮了狼族?还是等巫戎族攻破玉玄关进入我中原?况且,如今他们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伏击我王族皇子,简直嚣张至极!”皇帝说着狠狠地将杯子砸到地上,愤而起身道:“面对这样的挑衅,王族如果不尽快回击,我们中原第一大族的威信何在?!体统何在?!今后还如何号令中原各族?!”
皇帝咆哮着,群臣哪里敢吱声。
“父皇,”长安上前一步道:“既然父皇心意已决,自然一切听父皇的,不过王族现有的常备军兵力约三十万人,再除掉边疆的守备军,能够南下的军力最多不超过二十万人。而且即使这二十万人,由于战线过长,还需要留下大量军队保护后勤线,这样一来,最终能够在一线作战的士兵数量会远远少于巫戎族。”
“巫戎族现有士兵多少?查清楚了吗?”
“回禀父皇,清远城沦陷之前,墨白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据他估算,巫戎族目前拥有8个常备军团,每个军团拥有两到三万士兵不等,因此巫戎族的常备军兵力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再除掉守卫都城的御林军团和各地的驻守士兵,巫戎族能够在一线集中起来的士兵大约十五万人。不过......”
“不过什么?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吞吞吐吐的。”
第十一章 夜间的朝会(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