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看着陈北望一个人从屋子里出来,好奇的问道:“你说的那个文士呢。”
“跑了……”
“跑了?你不是说他大义凛然嘛,还说他有几分陈先生一样的匠人精神。”
“当时看起来确实是,谁知道一转眼就跑了。”
山匪只是绑了起来,还没有进一步处理,二人没有功夫去追,只能先把山匪的事情处理好。这伙山匪是流窜过来的,没有家属。旧的那批山匪的家属,陈北望把山寨中的银子都分给了她们,足够每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新来的这伙山匪把原来那批全部杀完了,旧山匪的家属有几分姿色的被霸占,剩下的留了下来当做山寨中的劳动力。日子过得很是艰辛。陈北望此举也算是解救了她们。
王也拎回被打晕的王五,把王五和这些山匪困在一起。
六十个山匪,陈北望在先是杀了匪首等三人,在院中立威杀死六个。王也解决两人。剩下的四十七名山匪不能全杀了,二人也没工夫一个一个询问都犯过什么罪。索性决定等天亮压送到官府去。
一切落定,王也又开始干呕起来,方才形势紧张,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没有什么负面情绪。解决完山匪,回想起刚才拿刀杀死两名山匪时,刀刺入腹中的手感,山匪的惨叫声,再加上匪寨中飘荡的淡淡血腥味。王也再也忍不住了。
陈北望看着王也难受的样子,心里一惊,一股凉意从头灌到脚。自己居然毫不难受,如果之前是形势所迫,那现在一切都结束了,自己杀了九个人,心里却是毫无波澜。反而是在想那个文士为什么要跑。难道自己是天生冷血吗?难道自己没有怜悯之心?想到这点的陈北望打了个哆嗦。产生了深深的担心,怕自己天生就是冷血杀手。
思考半天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陈北望决定回去问问陈先生,自己这种第一次杀人就能坦然面对,是什么情况。
一旁不停反胃的王也没有注意到陈北望的异常。
伴随着鸡鸣声,太阳升起,天亮了。
陈北望在前,王也在后,把山匪看管在中间,押送着下山。行至快到山腰,陈北望看到一人抱着腿躺在路边。原来是昨夜跑掉的文士,昨夜是个月黑之夜,文士又慌不择路,下山的时候摔断了腿。
“为什么要跑”
“你们离去,我有生的机会,命只有一条,谁不爱。”
“为何在屋中镇定自若。”
“当时我认为你怎么都要杀了我,无路可走的时候当然要坦然面对了。”
不想耽搁行程,陈北望从俘虏中挑出一人,背着文士,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聊着。
“你叫什么名字”
“徐浮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浮生”
“你昨晚说能改进连弩是真的?”
“当然了。”
……
聊了一路,陈北望也得知了徐浮生的过往。徐浮生,京兆府人,父亲是军器局管事,犯了事,被人一撸到底,勉强保住性命,没过多久便抑郁而终。父亲一死,家也就散了,父亲的小妾,家里的佣人都跑了。徐浮生带着生病的母亲,生活很是艰辛。作为犯官之后,入不了仕途。为谋生,徐浮生做起替考的生意。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一次乡试的时候栽了。再加上是犯官之后,被发配充军。谁知正好跟这伙山匪是同一批,半路山匪反了,杀了官兵,徐浮生被逼无奈,也只能跟着逃。一个文弱的书生在匪寨中记记账,好不容易利用职务之便捞了点银子,准备托人带给家中的母亲。钱还没送出去,就碰到了陈北望。
陈先生望着陈北望压着山匪远远的走过来,摸了摸面条的头,自言自语道:“长大了,长大了。”
见到陈先生,二人很是开心,毕竟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昨夜又经过的一夜厮杀。看到陈先生便有了倾诉的对象。一路上两人七嘴八舌的叙说着剿匪的过程。
“王也,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吗?你比那个猎人还笨。”
“北望,如果徐浮生不逃跑,而是去喊醒其他山匪。山匪中又正好有弓弩的话,又当如何是好。”
“知道为什么让你来打这伙山匪吗?一来见了血,到时候上战场手不抖。二来经验都是积累出来的。山匪武功都不强,劫路杀人,凭的不过是那股狠劲罢了。你们习武这么多年,在武功上绝对压制他们,即便是大意了,出了岔子,凭借着武力也能扭转回来。以后入了边军切不可大意轻敌。能崭露头角的人,没有蠢人。”
陈北望点点头,表示铭记在心。
快到访仙镇的时候一行人并没有直接进镇,而是让王也把他父亲喊了出来。王允之兼着镇子的里正,四十几名山匪访仙镇也没处看押,王允之得知事情的经过,连夜派人到县里。第二日县衙的人就把山匪押走了,白得大功一件,县衙的官差难得大方的塞给了陈北望几两银子。
所有事情告一段落,生活又恢复平静,回到往日的轨道。只是陈北望家中多了一人,摔断腿的徐浮生。
徐浮生一介书生,在山寨中也没做过什么恶事,虽说冷眼旁观有些为人不齿,但这个混乱的年代,不能要求太多。
被单独留下的徐浮生心里有些几分庆幸更多是忐忑。陈北望拍了拍徐浮生的肩膀,说了句:“把你家地址告诉我,我想办法把你娘接过来。”听到这句话,徐浮生默不作声,两行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嘴角颤抖,几次张嘴都没吐出完整的句子。自从父亲死后,见了太多的世态炎凉,文人,尤其的爱面子。徐浮生为了能给母亲买药,连脸都不要,去给人替考,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说不出话来的徐浮生,一个头磕下去,双手抚地。脑顶磕地。磕完这一个头,便起身躲进屋中。
陈先生说过,三磕头是大礼,但一磕是更大的礼。这一比三的礼更重。三磕是脑门点地,一磕是脑顶磕地,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即指此,因此是一磕是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