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股势力,则是鲜卑民族。
北魏建国之初,就施行缓和鲜卑和汉民族矛盾的政策。请汉人中的精英入朝做官,尊重、学习汉人优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先进制度。
鲜卑、汉民族矛盾虽然得到了缓和,但是矛盾却一直都存在。
崔浩,出身汉人豪门望族——清河崔氏,身后是清河崔氏等和北魏政权合作的汉人豪门望族在支持,代表着整个汉人的利益。
在431年9月时,崔浩想要“大整流品,明辨种姓”,重新将“九品中正制”做为选拔官员的最重要途径,选官先看门第、出身,再看才能,功绩。时间长久之后,北魏地方官员都会出自汉人豪门望族,而鲜卑人晋升之路则被堵死。这无疑会极大稳固、提升汉人豪门望族的权力、地位,当然也极大的伤害了鲜卑人的核心利益。
崔浩的表弟卢玄发现了崔浩如此做的弊端,劝阻崔浩道:“草创制度,需要恰当的时机。你建立如此壮大汉人,削弱鲜卑制度,怎么会得到鲜卑人的支持?请你一定要三思啊。”
可惜,崔浩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大力推广“大整流品,明辨种姓”制度。
而在北魏最高统治者太武帝拓跋焘心中,无疑,鲜卑人才是自己人,而汉人则是外人。虽然北魏拓跋焘信任、倚重崔浩等汉臣,但是内心深处依旧是亲近鲜卑人,而猜忌怀疑汉人。崔浩依仗拓跋焘恩宠,提升汉人地位、利益,而侵犯鲜卑人核心利益,这显然是拓跋焘难以接受的。
第三股势力,则是佛教势力。
崔浩崇信道教,在镇压关中盖吴叛乱的过程中,崔浩曾经亲眼看见僧人藏匿武器,窝藏叛军,于是向拓跋焘建议灭佛。
拓跋焘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关闭、焚毁寺院,捣毁佛像,强迫僧尼还俗,拒绝还俗的一律诛杀。
整个佛门顿时血流成河。
国师寇谦之是崔浩的好友,因为北魏杀僧过多,曾经苦劝崔浩,请他劝阻拓跋焘停止灭佛行动。
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灭佛的力度。
当时北魏境内,佛教销声匿迹,再无寺庙,北魏朝野怨声载道。
佛教,在中原流传数百年,早已经根深蒂固。而佛教在北魏国内,也是流传甚广,许多鲜卑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笃信佛教。
崔浩建议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这无疑触犯了佛教的根本利益,惹得佛教势力的极大反击。
鲜卑勋贵、鲜卑民众、佛教势力三方政治势力联手,最终导致了崔浩被诛杀。
崔浩被诛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崔浩代表着中原本土汉人、道教的利益,而拓跋焘、拓跋晃代表着外来的鲜卑人、佛教的利益,崔浩被诛杀,是中原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激烈碰撞的结果。崔浩心中要做的选择是坚守还是妥协,拓跋焘心中要做的选择是征服还是包容。最终,崔浩选择了坚守,维护汉人、道教的利益,坚守汉文化传统,而一向强势的拓跋焘则毫无悬念的选择了征服,选择了维护鲜卑人、佛教利益。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时,雄才大略的拓跋焘已经步入晚年,为了北魏帝国的未来,为了太子拓跋晃能够顺利交接,登基称帝,诛杀智谋无双、大权在握、和太子拓跋晃不和的司徒崔浩,也就成为了拓跋焘的必然选择。
崔浩被诛杀之后,北方汉人豪门望族都遭受了极其沉重的打击,汉、鲜卑两个民族的裂痕加深,汉人中的很多精英,都心灰意冷,不愿再与北魏政权合作,不愿再出仕北魏政权。
失去汉人豪门望族、汉人精英支持的北魏政权,军政大权全部被鲜卑勋贵所掌控,因此,也失去了引进汉人优秀人才,学习汉人先进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政治氛围,国力开始由鼎盛逐渐转向衰落。
而更重要的一点,随着崔浩代表着汉人利益的政治集团的消失,代表鲜卑利益的政治集团大权独揽,一家独大。
拓跋焘失去了朝局平衡的控制,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鲜卑勋贵集团,实力强横,已经威胁到了拓跋焘的统治和地位。
为了再次形成政局平衡,拓跋焘不得已只能重用、倚重奸臣宗爱一党,以抗衡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鲜卑勋贵集团,结果导致了拓跋焘统治后期,北魏政权内部的混乱。
就在崔浩被诛杀后不久,拓跋焘北巡阴山,当时北部尚书李孝伯病逝,拓跋焘面露伤感,感慨道:“李孝伯可惜。”
之后,又面露懊恼的,悔恨道:“朕失言,司徒崔浩可惜,李孝伯可怜。”
对于诛杀崔浩,拓跋焘的内心里是深深的悔恨。
崔浩之死,是北魏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北魏政权的一次由盛转衰的转折。
崔浩之死,不仅对于拓跋焘在位期间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拓跋焘之后的数十年也是影响巨大的。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说的就是拓跋焘、崔浩两人的关系,也是他们分别代表着的鲜卑、佛教和汉人、道教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