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觉得宗爱是个心思乖巧、反应敏捷、做事周到的人才,就将宗爱提拔到自己的身边。
宗爱到了拓跋焘身边之后,使出浑身解数,每天把拓跋焘伺候的舒舒服服,使得拓跋焘离开宗爱片刻,就会觉得浑身难受,做事总是磕磕绊绊,十分不顺。
于是,宗爱不断得到晋升,最终官至中常侍,专门负责拓跋焘的饮食起居,总管宫中事务。
450年7月,崔浩被诛杀后,太子拓跋晃的势力一家独大,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内心深处感到了威胁。
于是在451年正月,拓跋焘册封宗爱为秦郡公,辅佐太子拓跋晃监国,把宗爱做为自己制衡拓跋晃的一枚重要的棋子。
宗爱十分清楚拓跋焘的政治意图,也十分明白自己的使命。因此,处处和太子拓跋晃作对,多次故意诬陷、刁难太子拓跋晃。
拓跋焘对于宗爱十分宠信。每每太子拓跋晃和宗爱产生冲突,拓跋焘就故意偏袒宗爱,而严厉斥责太子拓跋晃。
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是太子拓跋晃身边的近臣,十分受拓跋晃宠信。
宗爱向拓跋焘诬陷仇尼道盛、任平城有罪,拓跋焘勃然大怒,命将仇尼道盛、任平城绑到菜市口,斩首示众,同时命宗爱前往太子东宫,彻查涉事官员。
太子东宫许多官员被冤杀,宗爱也得以编造了大量的伪证诬陷太子拓跋晃。
得到宗爱提供的伪证,拓跋焘十分气愤,对于太子拓跋晃也十分的不满。
451年6月15日,太子拓跋晃因为忧虑过度,重病不起,在太子东宫病逝,时年二十四岁。
6月19日,拓跋焘下诏将拓跋晃安葬于云中金陵,谥号曰景穆太子。
对于拓跋晃的病逝,拓跋焘内心十分悔恨,对于逼死太子拓跋晃的宗爱则充满了恨意。
北魏朝野众臣也纷纷上书拓跋焘,要求严惩奸逆宗爱。
宗爱担心惨遭诛戮,于是便联络亲信,图谋叛逆。
452年3月5日,宗爱弑杀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享年四十五岁,在位二十九年,归葬于云中金陵,庙号世祖,谥号曰“太武皇帝”。
拓跋焘一生节俭,车马衣服饮食,只要刚好够用就好。他从不吃山珍海味,也从不给后宫嫔妃们赏赐各种华丽的衣服。
大臣们请求为他修筑皇宫,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拓跋焘拒绝道:“在德不在险,胡夏的统万城修的倒是高大牢固,最终还是被我大魏攻陷了。如今天下还未平定,正需要民力。滥用民力,修筑皇宫,这我是不会做的。”
拓跋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洞悉人心,极其擅长统领骑兵作战,他战法灵活多变,敢于冒险,战风凶悍,常常以少胜多,直击要害,取得极其辉煌的战绩。在他在位期间,北魏的疆域、国力都达到了鼎盛。
“雄才大略,威服四夷”,这是史书对于他的评价。
拓跋焘放出的宗爱这只猛兽,最终不但逼死了太子拓跋晃,而且弑杀了拓跋焘自己。
宗爱弑杀拓跋焘之后,拥立和他关系亲密的、拓跋焘第六子、南安王拓跋余为帝,改元永平,大赦天下。拓跋余就是北魏南安隐王。
拓跋余登基称帝后,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封爵冯翊王。
宗爱手握北魏军政大权,成为北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拓跋余自认为自己没有按照长幼顺序登上皇位,于是,便厚赐大臣,以收买人心。
拓跋余喜欢醉酒,纵情声色犬马,喜好野外狩猎,出入没有限度,又不关心国家大事,边境告急,都不出兵救助,致使边军、百姓愤恨。
而宗爱身居宰相高位,总管军政大权,负责皇宫守卫,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跋扈日益加重,朝廷内外都十分畏惧他。
渐渐的,曾经关系亲密的拓跋余、宗爱之间就爆发了矛盾。
拓跋余自认为自己已经登基称帝,就应该大权独揽,对于宗爱专权,自然是十分不满,于是下诏剥夺宗爱手中的权力,计划将军政大权重新收回到自己手中。
而宗爱视拓跋余为傀儡,见拓跋余下诏剥夺自己的权力,便利用自己负责皇宫守卫的权力,命心腹、小黄门贾周率领卫士,在公元452年10月1日,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时候,弑杀了拓跋余。
短短数月,宗爱接连弑杀拓跋焘、拓跋余两位皇帝,朝野震动。
而就在宗爱密谋筹划再次拥立傀儡皇帝的时候,南部尚书陆丽、太子太傅游雅、尚书源贺、殿中尚书长孙渴候、羽林郎中刘尼则趁机控制皇宫,迎立拓跋晃的嫡长子拓跋浚(jun)为帝。
原本支持拓跋晃的鲜卑勋贵、佛教势力,则趁机聚拢在拓跋浚身边。
拓跋浚的实力远远的超过了宗爱的实力。
452年10月3日,拓跋浚在群臣的拥戴下,在皇宫永安殿登基称帝,改元兴安,大赦天下。拓跋浚就是北魏文成帝。
拓跋浚登基称帝后,就下诏诛杀宗爱及其党羽,并灭宗爱及其党羽三族。
宗爱势力在北魏朝堂彻底销声匿迹。
拓跋浚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拓跋余,追谥拓跋余为“南安隐王”。
452年11月9日,拓跋浚追谥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母亲阎氏为恭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