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产品线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产品线(1/2)

    大概讲解了接下来2G/3G/4G/5G的发展状况,庞学林说道:“这些都是我个人关于移动通信技术升级换代的一些浅见,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任正斐和郑宝用他们对视了一眼。

    任正斐笑着说道:“庞总,如果我们接下来要介入移动通讯市场,那么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会议室内众人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庞学林身上。

    庞学林虽然说不参与华威管理,但谁都明白,华威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必须由庞学林一言决断。

    当然,他们也想听听庞学林的想法,毕竟这位天才少年,之前已经展现出太多超出常人的地方。

    庞学林沉吟片刻,说道:“如果将通讯企业比作军队的话,产品就是武器,是一个军队战斗力的基础,也就是一个公司竞争力的基础。作为技术型的公司,产品是我们的核心。目前我们的主要业务在程控交换机领域,但在可预见的十年内,程控交换机市场将逐步萎缩,移动通讯时代即将来临。届时,无线产品的竞争力才是我们华威攻城略地的基础。我希望大家记住,一个公司无论是多么高的工程管理水平,多么高的销售能力,多么高的营销水平,都必须依赖于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打开市场和生存。如果没有了有竞争力的产品,高超的销售能力和营销水平,只能延缓他的下降速度,并不会改变它下降的趋势……”

    “我们国家1987年就开始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今年上半年,邮电部成立移动通信局,而就在上个月的19日,中国联通在北京成立,我个人预计,明年这个时候,GSM数字电话网将会正式开通,下一代基于GSM/CDMA网络的2G手机很快就将会出现,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真实世界的历史上,国家为了打破电信垄断,于1994年,将电信的寻呼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联通。

    联通应用的是GSM网络,而那个时候的中国电信还在苦苦等待摩托罗拉的CDMA系统商用,那个时候摩托罗拉因为寻呼和模拟系统,和电信的关系非同一般。

    然而由于联通GSM很快放号使用,并且比电信的模拟移动网络好很多,因此电信也没有了等待的耐心,很快就上了GSM。

    然后到了1998年,国家再次切割中国电信,将移动通信业务单独划分出来,成立了中国移动。

    这才有了后世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格局。

    庞学林顿了顿,继续道:“所以,接下来,我们必须开始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GSM产品。众所周知,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而最适合我们切入的地方,就是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构成。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而基站控制器(BSC)则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BT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为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过区切换进行控制等,所以我们运营商业务接下来的两大主要产品分别是基站收发台和基站控制器……”

    ……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庞学林才算统一了华威管理层的意见,确定接下来新产品的研发方向。

    按照庞学林的意见,华威的工程研发部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运营商事业部,另一个则是消费电子事业部。

    运营商业务主要负责基站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发,消费电子业务则主要负责手机业务的研发。

    虽然确定了大概的研发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庞学林仿佛又回到了去年帮华威研发部研发程控交换机时的场景,开始向华威的研发人员讲解运营商业务的相关产品研发方向。

    这些工程上的难题对庞学林而言难度不大,他只需将现实中华威曾经出现过的产品,一一扳碎了向众人讲解即可。

    比如庞学林给众人讲解BTS产品,便得从基带板,TRX单元、功放单元,合分路器和双工器单元开始讲起。

    从华威最早的BTS1.0,到BTS2.0,再到BTS3.0,相互之间如何一步步进行技术迭代,比如如何将功放和TRX合一,从而避免很多复杂的电缆连接等等。

    当然,庞学林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有技术层面的内容。

    比如再过个四五年,虽然城市里面年轻人的手机普及率已经比较高了,当时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及东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手机普及率还不是很高。

    但是中国移动还是要覆盖农村地区,并且当时移动分家没有多久,网络的核心还是在城市里面。

    如果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面的基站,包括机房,铁塔,备电等,成本很高。

    于是华威就开发出了一种边际网小基站,直接挂在一个电线杆上,立一根全向天线,不用备电,基站直接带光接口板,只要传输拉到就可以。

    历史上,华威就是就靠边际网的小基站,在全国布了很多点。

    由于基站布点以后再搬迁就很困难,而华为通过小基站的切入,逐渐打开了国内的市场。

    甚至因为“边际网”包装得太成功,导致05年以后华威想进城,还特地再包装宏基站,避免“华为=边际网”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历史上,华威早期的BTS设备都是模仿国外厂商的山寨产品。

    在01年之前,华为研发对对其他大牌的友商的认识可能差不多,比如爱立信,Moto,诺基亚;其他的友商,比如西门子,北电,朗讯等因为进入时间的早与晚,有些在网的载频多一些,有些市场小一些,但是当时已经是按照上述两个集团来看待友商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庞学林自然无需模仿,他直接给出了华威最经典的BTS312基站收发台的设计框架,然后按照模块化布置研发任务。

    完成了BTS产品的布局后,庞学林又开始了BSC产品的布局。

    庞学林同样拿出了华威历史上BSC的平台中最经典的BCS32,单模块的,一个机柜搞定,支持128TRX。

    别看小,但集成度却很高,一个机柜搞定主控,基站接口,A接口传输单板,TC码变换单元等。

    这些平台基本上都是经过庞学林改进后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未来想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改进,只需要对硬件架构略加改造,支持1万载频不是不可达的目标,无非是多加几个模块而已。

    至于消费电子业务,庞学林直接以诺基亚1100为模板,作为华威的第一款手机。

    在现实世界,诺基亚1100主打实用、低价的直板手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亿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神作。

    历史上,华威就是就靠边际网的小基站,在全国布了很多点。

    由于基站布点以后再搬迁就很困难,而华为通过小基站的切入,逐渐打开了国内的市场。

    甚至因为“边际网”包装得太成功,导致05年以后华威想进城,还特地再包装宏基站,避免“华为=边际网”的影响。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产品线(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