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兵部的部门名叫将军府,秦华自封天策上将军,名义上是将军府的主管。
这个部门有点类似后世的军委,秦华知道只有掌握住军队才能有政权,所以即使是张辽等人他也不放心交给他们,唯有自己亲自主管。
接着是军队方面的改革,秦华将麾下的军队划分为五个军区。
同时也诞生了五位元帅,有这五人统领各自的军区。
秦华规定军队平时只能各自的军区活动,凡是超过三千人离开自己的军区都需要进行报备。
军区的建立就是为了以后实施军政分离,现在各地诸侯之所以能够划地为王就是因为他们都拥有军权。
一旦军区建立后,无论是州牧还是郡守都不在拥有调动大规模军队的权力。
州牧级的官员只能调动不超过一万的军队,再多就需要通过中央的许可。
至于郡守级,最多只能调动三千的军队,用以剿灭山贼之类的。
因为现在秦华的政令只能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所以他实际上只建立了三个军区。
中央军区的元帅自然是张辽,编制有五十万,不过现在只有三十万。
这支军队将会是秦华以后征讨不臣的主力。
北方军区的元帅是高顺,麾下编制二十万,现在只有十余万,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戒备鲜卑人。
官渡一战之后,乌桓骑兵损失惨重,乌桓已经无力影响中原了,现在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鲜卑。
西方军区的元帅自然是马腾,编制同样是二十万,同时也节制青羊城的五万青羊骑兵。
西方军区除了负责西域各国外,同时也是为了戒备刚刚称王的北宫伯玉。
北宫伯玉现在已经几乎统一了近一半的羌族,麾下军队超过三十万,之所以没有能够完全的统一羌族,是因为那些羌族所在的地方太过偏远。
至于东方和南方的军区,自然要等真正统一之后才能建立。
其余政策还好,就是这条让各地的诸侯都大为惊恐。
如果秦华对他们使用这条政策后,那么这些人就完全失去了依仗,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好在秦华并没有强硬的让他们实行这条政策,这让这些人安心了不少。
除了实行军区制外,秦华还实行了军衔制。
军衔一共分为四级十二等,分别是将、校、尉、士,每一级又分为三等,分别用上中下表示。
从最低的下士到最高级别的上将,这那些没有丝毫基础的士卒们有了奋战的动力。
秦华规定只要等级达到了下尉级,就能前往军校学习,出来以后最少都能做到百夫长的位置。
同时根据不同的军衔,退役之后也能获得不同的福利。
秦华也取消了大汉的举行的举孝廉制度,开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科举制,并且规定以后的官员选拔都会优先以科举为主,这让各地的寒门士子都非常兴奋。
随着领地的不断增加,凉州商会已经无法负担这么大的贸易量了,秦华决定在各地建立更多的商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弱了世家都秦华的敌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