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季汉长存 > 第六百六十二章 季汉长存(五)

第六百六十二章 季汉长存(五)(1/1)

    车辚辚,马潇潇,旌旗蔽日。

    时为章武八年,自章武三年,长安与雒阳之间的官道修缮扩宽完毕后,定都雒阳的天子宣布了双都并立的诏书,并在首相李明远、次相杨文先等人的支持下,压服了反对的关东士族,将朝廷迁往长安,并议定五年换一次都城。

    而按照方略,此时也正是长安朝廷重新迁回雒阳的日子。

    换都并非易事,哪怕早就在两都都备好了行政需要的基本硬件,可朝廷公卿总不能备上两套,以天子乘舆那缓慢的速度,公卿们若跟着天子,至少要在路上晃悠月余,对于朝政耽误是极其严重的。

    若是公卿们先行,又难免冷落了天子,落了天子声威。最终的选择便是由首相带着一干中书门下和御史台官吏随驾,次相与尚书省、大理院主要官员先行,大约旬日便至。

    好在雒阳作为控制关东各地的枢要,在两都中处主要地位,故而尚书六部以及大理院各庭泰半官员是留守雒阳的,并不影响朝政的正常运转。

    毕竟在不少人心里,只有尚书省才是做事的,中书门下都只是耍嘴皮子,给人找不痛快的。

    而中书门下之首,担任大汉首相已经近十年的中书令李明远,此时正靠在安车里闭目养神。

    安车内还坐了两名年轻人,一名坦然,一名略显拘谨。

    良久,李澈眼皮动了动,悠悠道:“说吧,心里有什么都说出来,憋着也难受。”

    两名年轻人对视一眼,神情坦然的那名年轻人拱手道:“老师,亮仍然不解老师为何要一力促成双都,以亮观之,此实为劳民伤财之举,况且每隔五年迁都一次,天子出行,公卿移位,会让朝廷出现弱点,长此以往,难免会有差错。”

    李澈不置可否,看向另一名年轻人,笑道:“在为师面前,何必作这副拘谨样?仲达,你也赞同孔明的看法?”

    司马懿笑了笑,拱手道:“学生明白老师和陛下是有意加强对关陇的控制,继而重新控制西域。孔明提出的问题,想必老师与陛下对此也早有准备,只是学生愚钝,难以勘透。”

    “装傻充愣!”李澈轻斥一句,抚须道:“你二人天资聪颖,自不会看不出其中关键,既然提出问题,那想必是认为西域的价值不至于此。还有,仲达哪怕心有疑虑也不会来问,是孔明把你拖过来的?”

    司马懿脸色顿时垮了下去,苦笑道:“老师慧眼,孔明‘盛情’相邀,学生不得不来啊。”

    诸葛亮依然一副从容自若的样子,坦然道:“伯达兄托付,嘱托学生要多多与仲达兄相处,学生自当从命。”

    司马懿吊着一双死鱼眼,本就有些细长的眼眸显得更为怪异,呵呵道:“那可真是谢谢孔明了。”

    看着这两人的样子,李澈忍不住抚须微笑,看了看窗外,悠悠道:“孔明说迁都劳民伤财,不知劳了哪里的民?”

    诸葛亮一怔,下意识答道:“匈奴、鲜卑、羌……”

    话已至此,诸葛亮也反应过来了,修缮扩建官道耗时数年,其中劳工泰半都是诸胡之民,李澈的表现,显然是不承认这些胡人为民。

    “是不是难以接受?因为为师平日里常常和你们说华夏夷狄爱之如一?”

    诸葛亮有些艰涩的点了点头,司马懿倒是毫不意外,乐呵呵的看着。

    李澈摇摇头,许是因为徐州未曾遭到严重兵祸,诸葛亮也没有逃难的经历,少了不少磨炼,比起历史上那位年纪轻轻定三分策的武侯,此时的诸葛亮显得有些天真。

    “自古皆贵华夏,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李澈轻轻自语,笑道:“便是陛下这句话,也是为师劝他说的,可真能爱之如一吗?且不说诸胡大多野性难驯、不知恩义,只说我大汉国力,足以对这些胡人一视同仁吗?难不成还要赋予这些胡人参加科举的权利,保障他们在劳役中的人身安全?可正是因为为师不想付出太多的成本,才选择这些胡人来服重劳役,若是给了他们这些,当初何必逼迫匈奴派人服重役,又何必千里迢迢把诸胡一些部族迁来服役?”

    李澈血腥而赤裸裸的揭露了残酷的现实,诸葛亮仿佛听到马车下的道路里诸胡亡魂的哀嚎,一向和蔼可亲,以仁善爱民闻名的老师,第一次在他面前说出这般无情之言。

    “……老师力排众议,于并州、凉州设立学堂教授诸胡孩童,看来是想从下一代开始,让他们汉化?”

    李澈微微颔首道:“嗯,没错,有这么一层意思,只是汉化乃百年之功,不可急于一时,立足长远罢了。以大汉的国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至于其他,也顾不得太多。”

    诸葛亮缓缓吐了口气,叹道:“亮能够理解老师的苦衷,若大汉能泽被八荒,老师必然也不吝于施恩惠于诸胡。只是如今天下,大量大汉百姓尚且处于挣扎求活的情形,为大汉百姓能活,也只能牺牲诸胡。”

    “唔……”李澈想了想,笑道:“大体没错,但关键点有些问题。你忘了夷狄大多畏危而不怀德,真心归附的胡人,陛下虽不能爱之如一,但也不至于牺牲他们。而南匈奴之辈,诈而多诡,觊觎汉土,屡有叛心,今日的下场实属他们咎由自取。哪怕此时大汉能泽被八荒,陛下也不会对他们有多少恩抚。赏功罚罪乃人主之本,想要汉家降恩?先赎了罪过再说。”

    诸葛亮默然半晌,点头道:“多谢老师教诲,亮受益匪浅。”

    李澈揉了揉额头,叹道:“你方才加冠,为师本也想寻个机会与你说这些话,倒是适逢其会。为师收了不少弟子,以你二人最为聪慧,且各有所长。只是在世事洞明上,你二人尚有所缺。此次回雒阳,便去参加科举吧,为师说的再多,终究是踏入仕途,才能有自己的体悟。”

    诸葛亮有些唏嘘:“仲达兄想必早已看出老师的本意,胜过亮多矣。”

    瞥了眼司马懿,李澈呵呵道:“仲达心思过深了,为师还是那句话,敏行慎言固然好,但有时候憋在心里未必是好事。”

    司马懿神情一滞,瞪了诸葛亮一眼,拱手道:“多谢老师教诲,学生今后定不再对孔明隐瞒。”

    李澈轻轻颔首,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两人互相挖坑,为了把两人一起收为徒弟,他险些和荀攸打起来,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幕?有趣!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