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对老杨说:“杨叔,这应该就是伙计所说的仿膳沧冰鱼吧,您是吃的行家,尝一尝有没有宫廷的味道。”
老杨听后也夹起了一筷子鱼肉,他夹着鱼肉对准夜明珠的方向,仔细观察了一阵子,接着放在鼻子边嗅了嗅,随后又小心的撕下一条小丝儿在舌尖抿了抿,最后又把夹起的鱼肉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会儿,吞咽了下去。
吞下去之后,老杨激动的说:“少爷,就是这个味道!这里的主人绝对得到了宫廷沧冰鱼的亲传,这是正宗的宫廷做法,不是仿膳的做法。”
老杨摸了摸胡子,感慨道:“没想到,我居然能在这种地方吃到正宗的宫廷沧冰鱼!”
“诶,老杨,”陈元回话道:“我也是吃过宫廷沧冰鱼的啊,宫廷沧冰鱼外表呈现的是冰色,而他做的沧冰鱼外表是青色,卖相和宫廷的完全不一样,怎么可能是宫廷的做法呢?”
老杨赞叹道:“这就是厨师的独到之处!
乾元律令载,民间私做御膳者,抄家流放南疆,可是御膳菜式独到,味道鲜美,为了满足大家对美食的追求,仿膳就应运而生。
何谓仿膳?顾名思义,就是仿御膳但又不同于御膳的菜式。历代仿膳厨师的追求就是味觉、嗅觉、视觉与宫廷菜一致,但又有部分不一致。这不一致的地方,往往都是味觉!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按照菜谱一板一眼的练习,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色相俱全而味不全,这也是仿膳通有的毛病——重卖相而不重味觉。倘若味觉相似,就是一道特别好吃的仿膳了,可以称得上‘彩’。
可这个厨师是另辟蹊径!他做仿膳菜,专攻味和香,也力求做到色的完美,只是在不关键又显眼的‘色’方面做一些修改!这种做法的难度,难于上青天啊。”
老杨又夹起了一块鱼肉,摇头晃脑道:“少爷您瞧,这鱼肉晶莹剔透几乎看不到纹理,但对着珠光又纹理清晰,这是沧冰鱼最主要的‘色’;
闻之无味,入口甘爽,这是沧冰鱼最主要的‘香’;细丝入口软绵即化,大块入口清爽有嚼劲,这是沧冰鱼最核心的‘味’——也是沧冰鱼最难做的地方。
其他仿膳的做法,几乎都抛弃了这个味,要么入口即化而无嚼劲,要么有嚼劲而入口不化。
这份菜虽是宫廷沧冰鱼,但终归外皮不一样,还是能归纳到仿膳里边去的。”
陈元有所理解:“杨叔,按照您的说法,他这种做法就相当于用修炼腿的功法修炼胳膊,最后效果还一模一样。”
老杨愣住了,也不知道怎么接话,细细品了品,也似乎没毛病,只好说:“少爷,是这个理儿。”
陈元恍然:“哦,那我理解了,原来这做菜里边也能有这么大的学问!这厨师也是个大师级别的人物啊!哪天有时间一定见一见。”
老杨内心疯狂吐槽:你理解了什么!你说的意思和我想要表达的,这是同一个意思吗?
其他众人也是听的目瞪口呆,大呼“卧槽”。等老杨说完之后,大伙儿也是争先恐后的夹起仿膳沧冰鱼,争抢之中,气氛逐渐热闹起来。
张威吃过鱼肉之后,端起酒杯,站起来笑着说:“杨叔,原来这饮食一道也能有这么大的学问,那天一定找您好好儿请教!杨叔,我敬您一杯!”
老杨也不理他,自顾自的夹起面前的菜,吃了起来,徒留张威一个人尴尬的站着。
张威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是尴尬的端着酒杯站着。
大伙儿吃着吃着感觉气氛不对,也慢慢停下了筷子。
老杨还不理他,继续吃菜。李福试探的说:“杨叔,您看张哥......”
老杨冷喝道:“福儿,吃你的菜。”
李福缩回脖子,不敢说话,给了张威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陈元语气很淡的说:“大伙怎么了?怎么不吃饭了?别干坐着啊!吃菜喝酒啊!”
芃髀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张威和老杨,说道:“少爷,您看这......”
第十四章 日月可鉴,阴阳为证(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