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回到西汉的历史研究生 > 第九十四章:备战

第九十四章:备战(1/2)

    长安西北咸阳原,一处大型的木制营寨坐落其中。

    营寨仿佛一座低矮的山丘,将这里覆盖住,在远处一望,其占地之广,难以看到边缘。

    “哈!”

    “杀!”

    “杀!哈!”

    在营寨之中,士兵们的训练呐喊声直冲云霄。

    咸阳原是大汉,乃至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

    不仅仅周陵坐落在这里,几乎大汉皇室历代天子的墓穴都做落在这里。

    白居易曾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五陵指的就是这里的五座大型陵邑。

    西汉皇室将天下富豪商人迁移到这里,为他们世世代代的看守陵墓,让死后的皇帝也不孤独。

    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刘彻正在修建的茂陵,以及还没有修建,后世才会有的昭帝平陵。

    而这里的营寨,则是大汉最精锐的军队——大汉北军的驻扎地。

    武器精良,士兵精锐。

    所有的北军将士,都是从良家子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所为良家子弟,都是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

    他们身世清白,用起来不用担心不忠。

    此地距离长安最近,一旦长安有什么风吹草动,军队可以及时支援。

    当初平定诛吕,就是依靠这一支军队的雷厉风行。

    营寨中

    一队队士兵斜持长槊,来回巡逻。

    想要进入营寨,不仅仅需要陛下手书,还必须得到将军的同意。

    否则,视为奸细论处,就地格杀。

    卫青跪坐在主帅营帐,他面前的案几上摆放着一幅地图。

    地图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载的都是距离大汉北境最近的匈奴消息。

    刘彻为了收集这一些消息,马邑之失后,派遣了大量的奸细暗中潜入匈奴,花费的金钱多达千万。

    卫青眼神刚毅,俯视地图,时不时用毛笔在一旁的竹简上注释,将一些重点的资料记录下来,方便随时观看。

    在他的下方,公孙贺,苏建静静地坐着,等待卫青的吩咐。

    没有抬头,他出声问道:“苏建!吾让汝办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苏建跪坐在垫子上,拱手说道:“启禀将军,前几天将军吩咐之后,卑职便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太原寻找太原君。相信这两天应该传令兵已经到了太原郡了。”

    “只不过太原郡城邑过于复杂,恐怕消息传递到太原君的手上,还需要两三天。”

    卫青赞许的点点头,手中的毛笔并未停下,继续圈圈画画,进行标注。

    他用严肃的声音说道:“时间还来得及。只要能够通知到白墨,别说是两三天,五天本将也可以给汝!”

    “此次战役意义极大,乃是陛下第二次准许出击匈奴。五年之前的失误,陛下不想再一次看见。”

    “匈奴危害边境久矣,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了。此战的成败得失,不仅仅在于将士们的浴血奋战,谋划也是一个关键。”

    “吾车骑一脉,不乏骁勇善战之人。但能够以智谋论断,如留侯张良者,唯墨一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场景,相信诸君也想要见识一下吧?”

    公孙贺犹豫不决,抱拳询问:“敢问车骑将军,为何君如此信赖一个毛头小子?”

    “末将承认,其谋划能力的确是千古罕见,但其若是赵括纸上谈兵之流,吾等如何是好?”

    “君刚说过,此次战役意义重大,吾等可不能把注全压在一个未带过兵的黄毛小儿身上。”

    卫青咧嘴一笑,将笔放下,以示尊敬,看着自己的姐夫,道:“材官将军,昔年韩信带兵之时,有人看好乎?为何君认为白墨为赵括,不认为其为韩信?”

    “白墨在治河之事、解决天下仓廪之事上都有独特的见解,万一在统兵上也有此能力呢?”

    “武安君之后,注定不是庸才。”

    公孙贺尴尬的笑了笑,“话虽没错,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末将认为,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卫青挥挥手,重新将毛笔提起来,道:“材官将军,君尽管放心,吾心中有数。”

    “此次出征,陛下令吾统率三万北军。想要看看他有没有带兵能力,让他率领一千人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只要他能够在五日之内,率领这一千人拿出一个比较好的战斗成果,本将就可以放心的让其谋划。”

    “若拿不出,本将立刻让他回到长安,安心的经营内务,不再过问军旅之事。”

    “君觉得如何?”卫青用疑问口吻,笑哈哈的对姐夫说到。

    “将军英明。”公孙贺抱拳说到,然后低下头,重新陷入了沉默。
第九十四章:备战(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