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中军大帐旁边不远处的大帐才是诸侯联军剑拔弩张的现场,二十一路诸侯在这大帐之中,显得稍微有些拥挤,不过比起前一次的晚宴,这一次的诸侯们都不约而同的带上了自己的心腹。
其中将麾下一部分卒托付给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等人脸色尤为难看。
特别是兵力较少的那些小太守。
人家本身就带了一两万人马,给了你几千,一晚上全没了。
当然也有些眼观鼻鼻观心,纯属看戏不参与的。
比如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他们的兵马现在还在路上。
北平太守公孙瓒——骑兵部队根本就不会借给孙坚统帅。
西凉太守马腾——只带了一队亲卫绕路过来参与会盟。
上党太守张杨、骁骑校尉曹操、济北相鲍信、汉室宗亲刘备——目前兵力是在太少,压根不可能划拨外借。
至于荆州牧刘表的使者蒯良、幽州牧刘虞的使者程绪因为初到联军的缘故,所以完全不打算发表看法。
当然,孙坚和他身后的三位大将也并不是孤身面对诸侯指责,至少南阳太守袁术此刻就立场鲜明的力挺孙坚。
这也是现场剑拔弩张的根本原因,原本那些借兵给孙坚的诸侯只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惩罚一下孙坚,袁绍和他麾下的谋士也知道这件事换谁来都做不好,因此打算做个和事佬,让此事揭过。
但袁术此时站了出来,坚持孙坚没有任何过错,换了谁来领兵都没法在那种情况下战而胜之。
在袁术的眼中,孙坚现在就是自己的小弟,原时空的诸侯讨董袁术还担心孙坚做大,但现在孙坚没有阵斩华雄的一系列彪炳战绩。
因此重义气的袁术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为小弟说两句话。
结果大帐之内的氛围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既是荀或进了大帐之后,也依旧没有什么改变,众人道了一声“丞相”之后,又各自按照原来的位置做好,然后继续散发压抑的气氛。
“诸位,昨日之败,联军损失惨重,此事应为我之过错。”坐在诸侯联军盟主的席位之上,荀或随不是盟主且身体虚弱,但还是像盟主一样大包大揽的将责任归到自己头上。
而袁绍刚刚感觉不对,想要劝谏的时候,就听见荀或继续说道。
“昨日之事,我本应早些预料到董贼的谋划,那李儒必然是料到我军获得衣带诏之后的反应,方才会于夜间设伏。”
实际上这还真是荀或的错,如果他早上来的话……
大白天的,孙坚这八门火炮的移动炮台能把那一千西凉铁骑风筝死。
不过好在不是自己家的兵卒,荀或并不心疼,虽然刚开始输了一阵,但后续计划缝缝补补还能用。
更何况对荀或来说,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名正言顺将讨董联军盟主拿到手的好机会。
“诸君,此次过错在我,还望诸君莫要互相猜忌,我等举义军讨董,怎可自乱阵脚!”荀或说道。
而当荀或话音落下,诸侯之中当即有一人出声附和。
“正是!今日听闻丞相之言,我等方觉惭愧!”
袁术笑嘻嘻的跳了出来,大声说道,“不若就由丞相担任联军盟主之职位,届时定可扫平乱贼,清平君侧!”
还坐在席上的阎象嘴角一抽……
昨天晚上,袁术曾问计于阎象,如果他举荐荀或当联军盟主,那么袁绍是不是就没机会当了。
当时阎象的反应先是一愣,明明自己主公看中盟主之位,怎么突然间又想举荐别人了。
那时的阎象只能给与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毕竟他既不明白自己主公的打算,又不清楚荀或的能力。
今日阎象第一次看到荀或,又听到了刚才荀或的言语。
当下他算是明白了,这位年轻的大汉丞相怕是太合自家主公心意了。
什么人能和自家主公志趣相投?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讲义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