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隐隐传来一群孩童郎朗的诵读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穿过林子,是一片偌大的空地。
空地上,整齐摆着三排六列的小石墩,每个石墩上,各端坐着一名孩童。
这十八个孩童,年纪有长有幼。最年长的已有十五六岁,最小的只七八岁。
眼前这群对知识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让头一回讲课当先生的纪文,感到压力山大。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只微微一凝,已是瞬入了正念状态,开始郎声解读道:
“传说,文界未开时,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我们脚下这片重文陆,还处于蒙昧混沌的状态中。那时候,天上的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漫天的星星遍布在无边的太空下。”
“古之圣贤在观察夏天与冬天的季节变化中,明白了秋天应该收割庄稼,冬天应该储存粮食。他们还领悟到,天空的白云遇到寒冷,就会下雨。夜里的露水在天冷时,会凝结成霜。”
既是幼童蒙学,还有什么比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更合适的呢?
纪文作为中文系毕业生,别的不说,像《三字经》《千字文》这样的国学经典,那是必须牢牢掌握的。
这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编撰。
据说梁武帝乃南朝大梁开国皇帝,一生戎马,自己没什么文化,于是就特想自己的后代有文化。
有文化的标志是什么呢?
当然是字要写的好看!
于是梁武帝就命人从书圣王羲之的作品中挑选了一千个字,让皇子们识字的同时,描摹练习书法。
但这么多字本来就杂乱难记,而且书圣的草书,那可是霸道狂狷流的始祖级别,皇子们所识所学都不是很理想。
那时候,梁朝有一个很有名的才子周兴嗣,梁武帝听说他饱读诗书而且才华横溢,于是就派人把他找了过来,先给他开了张空头支票,说是准备任命他做散骑侍郎。
然后又说,上任前,你需要完成一个地狱难度的任务,用书圣王羲之的一千个字,编撰成一篇字字珠玑的美文。
周兴嗣回家,饭也没吃想了一晚上,可排列组合出来的文章,始终觉得不理想。
直到夜深人静,他坐在院子里苦思文章,抬头仰望星空时,看到满天星斗,突然浑身一震,圣人附体,顿悟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于是马上冲回屋子提笔刷刷刷狂写。
最后终于在雄鸡报晓时,完成了他这辈子的巅峰之作《千字文》。而写完这篇文章后,周兴嗣也耗尽了心力,一夜白头。
梁武帝看到这篇文章后,赞不绝口。
从此,这篇《千字文》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了童学启蒙的千古绝唱。
纪文将这篇文章拿来给重文陆的尘民孩童做启蒙,里面的一些字句和典故,自然也需要入乡随俗做些修改。
比如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两句。
第四十六章 千字启蒙(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