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关东风云 > 第四十章谁之过

第四十章谁之过(1/2)

    赵镇藩是东北军第七旅参谋长。九一八当夜,旅长王以哲不在北大营,赵镇藩是最高指挥官。

    第七旅是东北军劲旅,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北大营第七旅是东北军中最精锐的旅,堪称精锐里的精锐,分为三个团6000多人,每个团配有12挺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以及4门平射炮,每个连使用德国步枪120支,每个班一挺轻机枪……士兵没有不识字的,有的是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

    而第七旅驻守的北大营,更是东北军的军事重地,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几乎年年都在北大营举行阅兵活动。

    北大营除了精锐的第七旅,还有中国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拥有12辆坦克。

    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挡住600名日军的进攻。

    日军突然袭击北大营,密集的枪炮声响起。东北军第七旅将士迅速集结,进入阵地,准备抵抗。

    此时,赵镇藩向旅长王以哲汇报,王以哲称要跟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商量商量。

    赵镇藩直接向荣臻请示,荣臻回答“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杀身成仁,为国牺牲!”

    第七旅三个团,619团、621团,因为收到了不抵抗的命令,放下了武器,等着长官去跟日本人交涉,可是日本人根本就没什么交涉,直接冲杀进来。

    不少训练有素的东北军士兵,手中没有武器,甚至没来得及反抗一下,就被刺杀或者打死了。

    两个团一时大乱,向东北方向溃散。

    事实上,之前东北军就已经预料到日本人可能开战,并多次演习,向东山嘴子东大营转移。

    没想到这次日本人的刀架在了脖子上,得到的命令仍然是不抵抗。

    就在619团、621团向东山嘴子撤退的时候。

    620团的团长王铁汉听到枪炮声,已经从奉天城赶回了北大营。

    面对日军的疯狂炮火,王铁汉无法忍受拿着枪等死,命令部队还击突围。

    日军火力很快被压制。

    不抵抗政策,即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窃据东北,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采取所谓的“消极政策”。

    1931年11月以后,日本拒绝按国联要求退回事变前原地,并意欲夺取扼守入关通道的战略要地锦州。在锦州问题上,南京国民**与张学良之间反复磋商逾月,蒋介石表示“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张学良也表示“对锦必尽力设法固守”,并前后三次致电南京请示战和决策及寻求援助,但始终不见援助,奉命守备锦州的东北军将领荣臻更厉词批评:“中央不拨一分粮饷,不发一枪一弹,只在发命抗敌,显然有意徒令东北军牺牲,故置东北军于死地”。张学良为了保存实力只好放弃抵抗。

    东北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日本的侵略野心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当时沈阳市公安局督察长兼公安总队长熊正平目睹“九一八”事变前“沈阳形势即日渐紧张”,就向警务处长黄显声报告。黄遂亲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黄由北平返回沈阳后对熊正平说:“副司令派王维宙代表他到南京请示中央了,蒋介石指示不必惊慌,有九国公约及国联,日本不能强占我领土,万一日本进攻,也不可抵抗,以免事件扩大,处理困难。副司令又说,你们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

    当时第七旅旅长王以哲面对“万一发生事变,我旅必将首当其冲”的态势,亲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并请求将关内东北军调回一部分,以防万一。王回到沈阳时对部属说:“张副司令已经派人将情况报告了蒋介石,蒋指示暂不抵抗,准备好了再干,一切事先从外交解决;并告诉张学良要效法印度甘地对英国不合作的办法来应付日本,遇事要退让,军事上要避免冲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方针。”

    赵镇藩说:“在”九一八”事变前,张学良转来蒋介石的铣(8月16日)电,主要内容是:采取不抵抗政策,竭力退让,避免冲突,千万不要”逞一朝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等语。”冯玉祥也说过:“”九一八”事变前,张请示过蒋介石,蒋对张学良说:”无论日本人占什么地方,都随日本占,我们是不抵抗主义。”蒋说:”这话是我说的,但你不许对别人说。”当时全国的舆论,因为张学良说的不抵抗主义,大家都攻击张学良,但张学良有苦说不出来。”
第四十章谁之过(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