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她还可以将就着吃下去,量是这饭她吃不下去就是真的吃不下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都会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杜箬知道,她这时候若是反驳的话,妈妈就更听不进去她的话了。
她换了一种方式对何春华道:“妈妈,你种的庄稼幼苗,隔一段时间你就给施一次肥,但若是你一次性将庄稼生长的肥料都给它,它会怎么样?”
这回轮到何春华沉默了。她听到杜箬这话,就知道她的用意了。
何春华种了这么多年的地,怎么会不知道庄稼施肥过度会怎么样?轻则影响禾苗生长,严重的话禾苗会直接被肥料烧死。
“你少给我扯其他的,庄稼是庄稼,你是你。你是我生的,我还会害你不成?”何春华板着脸,开始行使家长权威。
要是以前的杜箬,肯定就不敢再说话了。因为这时候再开口,很大可能会引来妈妈长长的念叨式教育,她会一边诉说着家庭的现状,一边强调自己独自支撑家庭的不易,一边责怪杜箬不懂事不乖乖听话,让她少操一些心。
这时候,只要你在她周围出现,耳边就不会有清净的时候。这种教育方式,在前世的结果就是,说得越多作用越小。
杜箬觉得让小孩子适当明白家里的境况是可以的,但是过分强调她却是不赞同的。她很能理解一个大人经营照顾家庭的不易,你怎么能期待小孩子懂得大人身上的责任呢?
要是小孩真的懂了,那么性格也变了。至于变好还是变坏,那就不好说了。至少前世,杜箬是没有往好的方面变的。
虽然妈妈的眼神让杜箬感到有压力,但杜箬还是开口说道:“道理是一样的啊。种庄稼的人都希望庄稼长得又好又快,但是哪怕再急切的期盼,也不敢频繁的去浇水施肥啊。”
何春华看着杜箬沉默了一会儿,虽然她心里觉得杜箬说得有点道理,但面上还是很不高兴,“随你的便吧!你以为我想来管你?人小嘴皮子倒是厉害,说得我跟后妈似的,让你吃饭倒像是要害你。我们小时候要是有人这么逼着我们吃饭,我做梦都会笑醒……”
杜箬对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她明显的感觉到妈妈生气了,但是她是真的冤枉。前世的经验告诉杜箬,这时候开口解释明显是不理智的行为。
妈妈只读了小学,到现在为止就没有走出过县城,而且一年中去县城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基本上都在桃花村打转。你和她解释的道理她不懂,她就会觉得你是错的,她只认自己的道理。
前世杜箬上高中后,和妈妈的很多观念发生了冲突,经常发生争辩,但最后的结果是妈妈认为她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要不就认为她读得书多了就看不起自己父母了。到后来,杜箬就放弃了挣扎。
现在的杜箬就有了先见之明,一声不敢吭,默默的端起何春华面前的碗,将锅里的饭给她盛出来。而她自己则去收拾锅碗喂猪去了。
杜箬了解自己的妈妈,这时候默默的埋头干活是平息妈妈怒火的最好方式。
何春华吃了饭就又下地里去了,杜箬做完家务就空闲了下来。以前这个时候,她都是想方设法去玩了。
现在的杜箬肯定不会再想着玩了。这大把的光荫让她感觉到满足,也忽然觉得心灵上的富有,她又怎么舍得浪费呢?
她来到里屋,将靠在墙上的木梯搬下来放好。
她们家的木梯只是很简单的木梯,并不是村里有些人家的那种又宽又粗的扶梯,因此小小的杜箬才能搬得动。但即使如此,还是一个小豆丁的杜箬也是使出吃奶的劲儿。
放好梯子后,杜箬才紧紧的抓着梯子两边的木头,胆颤心惊的踩了上去。她是真的好多年没有爬过这种梯子了,一看就很没有安感那种。杜箬简直不敢想象,以前她就在这张梯子上爬上爬下如履平地。
她提着心终于安全的爬到了二楼。二楼是用木板架起来的,踩上去会有轻微的响声。
现在杜箬还小,还没有搬到楼上来住,这里就只是用来存放一些东西,木板上都铺了一层灰。楼上的东西也很简单,一个老式简单的木床,一个大木柜,其他就只有进门右边的角落里堆放的杂物了。
而杜箬今天的目标就是这堆杂物。她记得前世直到她高中进城读书前,她所有的书都被妈妈收在楼上的。现在她想将前几个学期的书和练习册全部找了出来,只能来这里翻找了。
杜箬开始拿开杂物堆上的东西,那上面有大的蛇皮口袋,有旧的穿不了的衣服,也有一些布片……她一动手掀动,扬起一片灰尘。
杜箬背过身,等灰尘散去这才转身继续,只不过动作就要轻许多了。
其实这些东西虽然杂乱的堆在这里,但是并不脏,那些口袋和旧衣服也是妈妈洗干净了放这里的。只是头顶就是瓦片,灰尘就要大一些,要是遇上刮风,能吹下来更多的灰。
她的妈妈有个习惯,就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只要觉得可能有用的就一定要收起来,哪怕几年十年都用不上一次,那也要放在家里才安心。用妈妈的话来说,那就是万一有一天能用上呢?
杜箬把上面的东西翻开了两层,才看到了被压得变了形状的书,旁边还有一些作业本更是被挤弄得不成形。
那些如鬼画符般的作业本杜箬就没去管了,她将书都清理了出来。好在她小学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倒挺爱惜书的,每学期的新书发下来,必然会找来包书的纸将书好好的包起来。
杜箬将自己要的书全都一次性找出来,去掉外面那层纸,封面果然是崭新的。她再打开里面……很好,也是崭新的。
收拾完后,杜箬看着少得可怜的书,心里叹了口气。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农村,就不要奢望有什么课外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