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城市,一百年前的昆明,到底应是怎样的光景。曾经,有众多的名人们到过这座城市。有杨朔“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的惊喜;有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有林徽因感叹中“昆明永远那么美,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还有沈从文描写的昆明近郊“跑马节”的热闹场景。不过,那似乎都该是十几二十年后了。想着这些,林风似乎又有些激动了。
林风兴奋地拽着小月朝前奔跑着,身后的宅院越来越远。
昆明是一个三面环山,南频滇池的城市,当时的老城区城区坐落在盆地的中央,而这宅院便算是在西郊吧,风光倒是秀丽,不过距离城区倒是有段距离,且得有个五六公里吧。所以,在这府中居住的多是念旧的祖父祖母辈的长者们,还有同辈中尚未及冠的稚子们,当然还有众位叔母和婶婶们。周家在城中央自然是有别的宅院,不过除了办公,叔父们似乎更愿意回到老宅歇息。至于伯父,虽是政务厅长,不过到算是个闲职,除了接见个什么政府要员,会见个领事什么的,平日里也不用回城中。至于靖远,自然平日里应当是住在城中的,除了假日和节庆回来探望祖母和众位叔母外,其实他自上学起已经很少回来了,不过他的屋子却一直由小月悉心地打理着。这次,因为他伤得太重,祖母能很想见自己的孙子,于是在他病情稍稳之后,伯父便命人把他接了过来。
顺着石板路跑了一会儿,似乎除了集镇。林风有些累了,于是停了下来。看着眼前,他似乎有些失望,难道古城就是这样的错落荒野。于是转身对小月说道“这就是城里“
小月用手掩着嘴吱吱笑了起来“少爷不哥,你在说笑吗“
林风不解的看着她,于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瞬间他恍然大悟,确实,这里百年前应当还是城郊的乡镇。谁能想象的到百年后地今天,这里却正是货真价实,寸土寸金的主城区呢。要去老城区,怎么也得走个五六公里路,想到这林风的大好心情瞬间没了。
于是,他有些失落的向小月说道“你看,我真是给撞傻了,好多事都记不起来了“
“对了,月儿,你们平时怎么去城里的啊走不可能走着去吧“
月儿听完,疑惑地看着他说道,“难道您真忘了您和夫人们平日里出远门去,那得让府里的陈叔安排车呢“
林风听完,叹了口气,“月儿,你觉得城里好玩吗“
“少..。。哥哥,您又取笑月儿,月儿是下人”
林风听完,一阵心酸。“这样,明天我带你去城里,再带你出去好好逛逛“
听完,小月有些感动得落泪了。
安慰了小月一番,两人转身往回走了回去。虽说是城郊的小镇,但也不算寒酸。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两旁,错落有序的楼房逐渐辐散开来,走进一看多是一栋两层的主楼两边套着间一层的耳楼,土著的墙壁,给人坚厚的感觉。沿街的平房多被当成了店铺,现在这个时段似乎大家都在劳作,一路上也没什么人,似乎不是赶集日,酒馆,茶馆什么的也有些冷清。细看路过的行人,缠着头巾,或是带着斗笠的脚夫,看上去倒也没觉得骨瘦如柴,只是脸上确实多褶皱,肤色黝黑,不过却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不时还漏出笑容。不远处的滇池里,还有很多那种用土布织作成白帆的木船在乘风行驶。突然,身后传来了一直清脆的铃声,原来是一队马帮正驮着货物穿过街道。
城郊的小镇,一百年前的小镇,是那么的恬静,天空是那么的湛蓝。
终于,两人回到了府中。想到了刚才的小月,林风似乎有些心酸。于是他回到房间后地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急匆匆的走到了伯母的房间。由于靖远的母亲剩下妹妹后不久就去世了,自然从小伯母便对他们兄妹悉心照顾,关爱有佳。说起他的妹妹,一直还未见到。此刻,她应该正在城中的教会学校上学呢,自然也就住在城中的府邸。见到伯母,林风一阵嘘寒问暖,道了一番对伯母的不舍,伯母听完甚是欢喜。
接着,林风说了一通小月如何的聪明伶俐,自己已经习惯了小月的照顾。此次回城,自己想把小月一起带过去,让她多见见世面。一阵诉说之后,伯母终于答应了。欣然告别的伯母,林风心中一阵欢喜,正迫不及待的准备赶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小月。
不一会儿,他回到了自己的屋里。他郑重其事地走到了小月面前,然后很认真地看着他说道:
“月儿,我明天就要走了,这次可能要春节才回来了。“
小月听完,一阵心酸,似乎有些委屈。这一刻,林风才明白,小月自小陪伴着靖远长大,这其中的感情他又岂会不知呢。
“少哥哥,嗯,月儿知道了。你到了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说完就快要哭了。
突然,林风又习惯性的用食指刮了一下小月的鼻梁,然后笑着说道:
“我逗你呢刚才我去找伯母商量过了,明天我带你一起去城里“
“去城里“小月疑惑地看着他。
“对啊我和伯母说好了,以后就住在城中的宅院,周末我休息还能带你出去逛逛呢“
小月听完,顿时呆住了。
“怎么了,你不愿意啊“
“愿意,愿意少不,哥,你对月儿真好“说完,小月又开心地落泪了。
“傻丫头,你哭什么嘛“
..
接着,吃过午饭,小月陪着林风把府中的花园仔仔细细地逛了一遍,不觉间,林风已经爱上了这里精致的园林,古色古香的建筑,清新的空气。
说到游览,那周家的宅院放到今天也算是一绝。西山脚下,滇池湖畔,一座座历经了上百年修葺和雕琢的园林,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合璧,文人与匠人智慧的凝结。据说其先祖早年初到云南时,时常喜欢到身后的西山上打猎。一天夜晚,月关皎洁,映着周围青黑色的山峦,向下望去便是被月光照得发亮的滇池。突然,一丝丝细微的声响创了过来,先祖看到远处的悬崖峭壁上,一只两眼泛着绿光的花豹正一动不动地趴在伸出的巨石上,先祖一阵兴奋,立刻拿起了手中的弓,正欲射杀这难得一见的猛兽。说时迟那时快,他正要松开弓弦时,月光中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人缓缓朝他走来,“壮士,莫要伤它,它在炼月”。先祖即刻放下了手中的箭,起身朝来人望去,等近前一看,那人僧衣芒鞋,花白的胡须,想必是这山中修习的僧人。先祖上前恭敬有礼地作了一揖,随后两人相谈甚欢。后来,先祖了解到所谓炼月,就是在月圆之夜寻一高地吸收月之精华。等他准备下山时,抬头一看,那花豹仍然一动不动地趴在巨石山,一直仰头望着月亮。从那以后,先祖便决定定居于此,在此地修建宅院,并且再也没有上山打过猎,也定下规矩府中子弟不得再上西山捕猎。
由于心念故地,先祖异常怀念皖地,所以院落的雏形便是典型的徽式建筑。后来,靖远的曾祖父早年曾到江浙一带经营茶叶,并取了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祖父尤爱西湖,于是便在府中建了一个小西湖。园中有一特色,但凡能坐的地方,周边都有水,便是因为此。子泉别业馆、太华晚照廊、不系舟石舫、道源崖等园景组成,与潭影风荷、南堤春晓景观融汇花园幽胜,长堤与滇池相隔,植有护堤树,堤内形成池塘,池水清澈,主房和亭榭的倒影,清晰地映于池中。走过林荫小道,就能看到一座不系舟石舫,颇似颐和园的风格,石舫静立水中。
穿过假山,走尽曲折石桥,到达一片开阔地,那是花园的尽头,一栋两层的法式楼房,那该是近年来新建的,灰白的色调倒是和这亭台水榭的中式园林融合得恰到好处。楼的后面,却是另一番天地,小小的拱桥通往水中石舫,仿若伸出湖面的一个小岛。上面是个别致的小亭子,傍晚沏一盏普洱在亭中吹吹凉风,倒也真是逍遥。
这哪里有什么战火硝烟,民不聊生嘛。
终于,累了一天,夜色深了。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去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完全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还有自己真的要去军校了,真枪实弹不由得林风心中一阵凉。接着又想到今天去“城里“的大乌龙,林风不由得发笑起来,笑着笑着就那样睡着了。
这一夜,似乎是他到这里一个多月以来睡得最安稳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