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中华 > 第五十八章 我们不答应

第五十八章 我们不答应(1/2)

    地处大明之西的几个欧洲小国已经开始了初期的殖民掠夺的政策,也已经开始了改变世界格局的步伐。但幸好这一切都不晚,在杨昊的影响下大明已经开始了影响世界的,最重要的工业革命和大明军队从冷兵器时代到火器时代的转变,摆在杨昊面前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说服固本根深的陈旧观念,建造一个强大的,自信的、战无不胜的、领导世界文明走向的伟大帝国!

    有了强大的工业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持,大明就能挣脱农业的束缚打破陈旧的儒家思想,手握着比欧洲更加先进的火器敲开世界的大门开始掠夺海上丰富的各种资源,殖民欧洲各国决战与欧洲本土。

    有了杨昊的加入,大明不会让前世华夏民族的悲剧重演,不会让华夏民族输在世界进步的起跑线上,大明会用手里的先进武器惩罚罪恶鞭则世界,让欧洲人陷入永远不能摆脱的殖民命运,让欧洲人品尝自己建立的殖民恶果,永远陷入内疚和恐惧的无底深渊!

    虽然大明有了杨昊就有实现世界霸主的可能,但是却不代表也不可能直接推动大明帝国战车车轮的走向,能推动大明车轮走向的只能由大明的百姓自己。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华夏民族在五千多年前发现野生麦草后就彻底的从生产能力更低下的游牧民族变成了生产能力更强大的农耕民族,五千多年来华夏民族从土地里找食物的思想坚定的从来就没有发生改变。睿智的华夏民族的祖先们正确的选择,使我们华夏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不曾落后。甚至在汉唐时期我们华夏民族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政治中心,这也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辉煌,更是对世界发展所做的、伟大的、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代的变迁,世界的发展就是我们人类认识我们自己乃至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永无止境的。因为发展没有终点,所以我们人类自己要走的路也就不会有终点。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睿智的为我们后续的子孙选择了生活的方向,这一次华夏祖先的睿智选择是我们华夏民族逐渐强大起来的根本!事实证明这也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为正确的也是唯一出路。

    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为后世子孙选择了最为正确的道路,为我们建立了国家、完善了制度、创造了文明、发明了文字。为我们后世子孙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却不思进取五千年来没有冲破农耕民族的枷锁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先进文明。

    从世界公认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到民间的机关消息,华夏民族从来没有中断过发展的脚步。但遗憾的是它们都没能牵引出华夏的工业文明。甚至很多发明创造都被儒家学子看作不足挂齿的奇.淫.巧计......

    对儒家学派后世的品论褒贬不一,又说它延续了华夏文明的正统文化,有人说它束缚了华夏民族的发展的步伐。杨昊其实更加倾向于后者,儒学没有错,孔子更不会有错,错就错在后世学子生搬硬套儒家的思想。两千多年过后,咱们可爱的儒家学子们还在一口一个“孔子曰”。孔圣人要是知道还有这样的蠢蛋还要被活活气死一次不可!

    所以新思想想要灌输出去,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人才基地”。没有哪里能有比新式学府更能有培养人才的高效率。所以杨昊在浑源和朔州的交接地的小山丘上建立了一座占地千余亩的大明第一个学府—北边大明第一大学院简称北大学府!

    北边大明日益大学院学制分为重点九年义务教育制、三年专科速成制和四年课业深造制。三种制度因为所学的内容不同所以含金量也就有一个高低之分。

    九年义务教育制主要的招生对象是大明各族七岁至十岁以下的童生,他们在北大学校学习都是免费制的,除了饭食杂费,不需要交一文钱就能享受学院最好的教育,如果学习优秀的还能领到每半年学校发放数量可观的奖学金。如果家里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申请困难助学金都能免除一切学杂费。授课内容不以传统的四书五经为主学业也不再毕业考试的范畴,而是以国语、算学、生物、化学、物理、地理、体育等七科为主要学业。这些学生也被学院称为学校未来希望的种子,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其中学习较为突出的优秀学子毕业后才能进入更高级的四年深造学习毕业之后将被伯府永久录用或被推荐入官场为官。

    三年专科速成制的含金量和九年义务教育制相比就差了很多,但他们都是上过私塾的成年才子有一定的文化根底选学一种职能专业学业较为突出者也能进入四年课业深造。要知道三年专科制是没有直接毕业的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入更高级的四年深造制学习才能成获得校方的认可拿到那个影响他们一生的红色毕.业.证.书!

    当然不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四年深造的机会,不能进入四年深造的学生也不必为生机烦恼,因为他们只要是从北大出来的学子都会成为各个商行争相争夺的对象。

    无疑北边大明第一大学院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只要能进入北大学院的学子是精英中的精英混的最差的都能成为商行账房先生或者掌柜,学业有成的还能被推荐入朝为官成为一般学子进入朝堂的捷径。每年只有少量的人才能成为威武伯的门生留校听用,这也成为了所有学子的终极梦想。尤其是浑源和朔州的小童生们进入北大学院的唯一梦想。

    北大学院没有校长一职,杨昊虽然挂着一个副校长的名誉也很少亲自来学院工作,因为杨昊实在是太忙了。实际上最早跟随杨昊学习的几个学子成为了北大学院的校领导,其中做事最严谨的郝凯被任命为北大学院的教导主任同时兼物理系第一教授。被他教授过的学生即对他的学识所折服也被他的严厉所惧怕。多年后郝凯被他的学子们亲切的叫做北大学院第一大“教兽”。

    朝廷宣旨的钦差大臣刘瑾到了威武伯府就恰巧遇到威武伯迎亲的大喜日子。刘瑾没有急着宣读旨意,识趣的成为了杨昊的座上宾。即为座上宾刘瑾又岂能不送礼金?刘瑾在东宫当差十几年,正德皇帝当太子时十分大方常常有几十两的赏钱,加上一些宫里的油水钱,刘瑾自问也有些家当。刘瑾上次陪还是太子的朱厚照来浑源时,也多受杨昊照顾与杨昊印象极好,自当出手要阔绰些!

第五十八章 我们不答应(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