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为最早的规划者患有强迫症,临风城成四方形,城墙正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共有天、地、山、海四座大门,大门内是瓮城。
城市以南北方向的阿普苏大街作为纵轴线,东西方向的和提亚马特大道为横轴线将城市等分为四个功能不同的区:东北为宗教区,教堂、寺院林立;西北为学府区,智慧宫、奇略院、太医署、机技所、通考殿等都在这里;西南为居住区;东南为商贸区。每个区中也都是南北、东西走向的直线道路,这也使得城市地图看上去如同一张大棋盘。
阿普苏大街和提亚马特大道均长三十里,行车的主道宽五十丈,由长三尺宽一尺的青石板铺成。两侧人走的石路也有三丈宽,用鹅卵石铺成。两条轴线交汇形成中岛环路,正好围着常明塔一圈,行人登塔,需通过天桥。
除了两条轴线,其他的道路就没有人车分离,路面用小块的青砖铺成,高低起伏,略有不平。
沈醉走在路上,注意到无论大小道路两旁都有一排暗渠,上面盖着铁栅。虽然也散发出骚臭味,不过美观程度,要比大西国城市中的排污明渠好太多。
离开学的日子还有几天,两人不着急去做新生报到登记,便到商贸区寻家不错的馆子,包餐了一顿。接着在附近的店铺里买了些日用品,最后才去居住区,寻找定好的住处。
原本属于布兰登的房间在一栋五层小楼的顶层,他们顺着圆弧形楼梯走到五楼,看到只有一扇入户门。
沈醉乐着说:“一个人住一层,会不会有点奢侈。”
布兰登装作没听见,取出钥匙打开门,沈醉抢先跨出一步,走进房间。
正对入户门是一面大落地窗,客厅面宽至少十丈,纵深也有五丈,两侧是书架墙,摆满了书。大门左手边是卧室,一张大床居中摆放在房间里。右手边则是洗浴间,洗浴间里有一个坐便器,直接通着排污渠,用水一冲即可。
沈醉四处参观了一圈,十分满意,就拍了拍布兰登的肩膀说:“走,去你的住处看看吧。”
因为穷,沈醉临行前才随便在报纸上找了一家专为学生提供宿舍的商户,通过他们定了一间四人合住的卧室。因为整栋楼都没有接上水管,所以方便需要去街上的公用厕所,十分不方便。
布兰登自然住不了这种地方,可如果现在写信给父亲再要笔房费,一来时间太久,二来以父亲的脾气也不见得会给。所以,他只好节省开支,从每月的生活费中匀出一部分,就近重新租了个单人间,不算大,但有独立的厕所,勉强可以接受。
快到日沉,沈醉觉得无聊,就独自溜达着来到了智慧宫。
智慧宫,位于学府区北,建于新历二零八年,距今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最初用来保存九州皇室私藏的书籍和档案,后来因迁都北方,大部分的书籍和档案被转移到了京都,这里也被空置了几年。
新历二七三年,兼任临风城知事和机技所所长的前帝师韦伦上书皇帝请求将智慧宫赠与各学府,共用于藏书。皇帝恩准,但要求智慧宫必须向公众开放,所有“好学求知的人”都可免费进入。
不同于九州传统楼房建筑,智慧宫更像一座巨大的有顶庭院。整个主体建筑为圆形,分上下两层,一层是由72根又粗又高的圆形石柱撑起的回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圆弧形楼梯通向二层;二层是藏书馆,这里的藏书只能看,不外借,所以通常情况下地板上都会坐满看书的人。
大中庭位于智慧宫中心,是九州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六千多块块三角形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古遗馆,这座三层的圆柱形建筑,于新历二九一年建成开放,展出的是“大劫难”前人类的遗迹。
相比骨骸和石碑,沈醉对书更感兴趣。他直接登上二楼,煤油灯已被点亮,看书的人依旧不少,多为高几届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在为明年立秋的科考积极准备,有的则是为了要发表的文章寻找方向。
沈醉还没有这些压力,就沿着书架的分类把每排书过了一遍,看到感兴趣的书名,就抽出来翻看几页。如此这般,时间过得飞快,等他感觉有一丝倦意时才发现,周围的人少了大半,一问才知鸡鸣钟已经敲过。
因为还未做学生登记,身上的证件也都没去户籍官那里备案,沈醉怕再晚回去遇上巡夜的官差询问会有麻烦,就连忙往住处赶。运气还不错,一路上人烟稀少,唯一碰上的是两个更夫。因为太安静,路过院里养狗的人家时,突然响起几声狗叫,倒是吓了沈醉一跳。
第二章 初回故里(三)(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