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庐州有些燥热,偶有蚊虫飞舞,冷不丁的咬上那么一口,痒得难耐,抓不得,又拍不死,令人更是烦躁,少年仍准时卡着点,坐在这天井边吹笛,顺着堂沿吹来的风,清爽拂面。
最瞧不上的便是这些酸儒,摇着扇子,每日满城的闲逛,指手画脚,遇上乡间农户的猪逃了圈也要品论一番,憋个半天,蹦出几个文绉绉的诗词。偌大的庐州,却鲜有几个读的好书,于是这些家伙更是趾高气昂。本就是些装模作样,卖弄风骚的穷酸书生,还偏偏装成大家。如今热的难捱,都赶着回去舀上从井里刚刚打上的水,凉凉身子,哪还有那闲暇来品这韵律,道这韵脚。(此风骚非彼风骚)
过往行人大多匆匆,也赶着回天井旁的美人靠上倚着乘凉。
有些日子没见过明磊,说是身体抱恙,告了几天假,再见到他时正逢谷雨,我记得真切。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同窗随着先生诵读这篇《谷雨》,与今天的日子倒是应景,少年整节课都不在状态,托着腮,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发呆。
蓦地,只听“啪”的一声,觉着手背有些疼痛,回了神,眼前杵着个黑面孔。少年起身拱手致歉,“先生。”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开口,所以除了个别人外,大都很惊讶,因为,他们以为这杨家的异姓儿是个楞脑的哑巴。
先生自然生气,我一个堂堂的秀才教你一个不知从哪捡来的野孩子,你居然还敢出神,面带愠色,沉声道,“我先前所说你可听清?”
“学生出了神,不曾听清,还望先生恕罪。”
“那我平日里教的可会了?”
“学生愚笨,但古有笨鸟先飞的道理,学生回去日日诵读,倒是略懂一二。”少年没有说谎,他在荒北时就酷爱这些诗书礼乐,甚至有许多都早已倒背如流。
那先生更是气恼,好你个毛头小儿,竟敢大言不惭,本想就这样放过你,既然如此就别怪先生教你做学生了,“那桃花源记何人所做?字什么,号什么?”
少年不假思索,不但对答如流而且还说的更加详细,“乃东晋陶渊明所作,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背诵一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少年背诵流利,就连几个难读的音节也是读的准确无误,断句精确,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背诵。
先生被面前的少年有些惊讶到了,刚想夸赞一番,又拉不下这自恃清高的老脸,黑着面孔,但语气明显温柔了不少,“坐下吧,再出神,罚抄课文十遍。”
少年拱拱手,“谢先生体谅。”
“我们继续来看这首诗,他说的是......”先生刚拿起书本又被一道声音打断。
“先,先生。”
眉头不由得一皱。
门外站着一名高大的身影,是许久不见的明磊,应该是淋着雨跑来的,喘着粗气,水滴也顺着袖口往下流。
见是明磊,先生的脸上露出关心的目光,毕竟明家每年给私塾捐款最是阔绰,“明磊,怎么这么慌张,还淋了雨,要是害了风寒怎么办,快去一旁找布擦擦,再喝口热水暖暖胃。”
明磊摇了摇头,示意有话说,由于明磊是少有的高个子,先生又比较矮,所以只能明磊弯下腰,先生只得侧身。在耳边悄悄说了些什么,说到一半,二人还朝少年这瞄了一眼。
少年自然也看见了明磊,目光相对的那一瞬间,明磊像是耗子见了猫,心虚的转到别处。
不一会儿,先生过来清了清嗓子说道,“行了,今日的课便到这吧,回去把谷雨背熟了,我下堂课检查。”
然后便带着明磊不知去了何处,那是少年在庐州最后一次见到明磊。
听平常几个和明磊要好的不时谈论到,说是他转了学堂,大抵是绕了远,去了宜州,少年也略有耳闻。
-------------------------------------
难能的惬意,得闲的少年开心的哼起小曲儿:
“桃叶儿嘛尖上尖,柳叶遮满了天,在其位那个宋啊公,细听我来言啊......”
“小少爷今日兴致这么好,哼的是什么调儿,奴婢还未曾听过。”说话的是柳儿,也是庐州人,家住城西的百老庙那边,因这柳叶眉,取了柳儿的名字,家中父亲好赌,欠了一屁股债,又跑了老婆,没办法,拿她这闺女做抵押,后来被杨天傲赎了身,如今算是给少年的贴身丫鬟。(古时读书人不论家境如何基本都要买个书童,而权贵家大都会有贴身侍女)
第十章 庐州月(二)(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