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与“炼筋骨皮”就已经实实在在的表达了两者在习练之中的不同路径。
相较于外家拳的霸道刚猛,重于技击之术。
内家拳的拳风更注重于以气驭劲,阴阳相合,抱元守一的养生理念。
内家拳养生,是一条操作易、见效快的实践路线。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练武”。内家拳锻炼的首要目的,就是养生,其次才是搏斗技击。
《太极拳论》中明确指出:“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做技击之末也。”
对于秦无道来说,即可面对的是浩瀚的天修士文明,当然少不了与人搏杀。自当是内家拳与外家拳内外兼修,御敌于身外。
这半个月以来,秦无道一直在锻炼身体,修习内家拳,为进入锻身境做准备。
只有觉醒了天根才算是进入锻身境,不过在觉醒天根之前,能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身体好的人更容易觉醒出天根,更容易觉醒出更高级别的天根。
这也是大夏神朝一直以来推行的教育政策。
为了觉醒出一个高品阶的天根,秦无道自从马飞城主离开月亮湾之后便开始修炼国术。
只杀敌,不表演的武术,叫做国术。
地球上清末民初,由孙中shan领导的革命党人效仿古之张良,多次刺杀满清高官,甚至亲王。
其中多倚仗武林中人出力,民国建立之后,曰寇侵华,为了强国强种,孙中shan,冯玉祥等人大力提倡武术,由政斧成立中央国术馆,把各门各派的武功,如形意,太极,八卦,通背,螳螂,八极,戳脚,洪拳,铁线,劈挂,弹腿,摔跤等许许多多的武功,统一称呼,都叫做国术。
而千年来传承不断的儒释道三教学说,便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炼国术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强国强种。
作为古代战场韧柄武器的集大成者,内家拳便是脱胎于大枪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之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独具特色的习练方式与武学理论。
作为内家拳的代表,当世三大内家拳“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便是其中的集大成的奇葩。
被太阳爆射的月亮湾,沙滩上的沙子现在都在发烫。
秦无道脱了上衣,只穿了一个短裤,在沙滩上站桩。站了数个时辰的秦无道此时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秦无道两脚并拢,立正。两只手向身体两侧伸开,手臂由外向内画弧,接着手臂至头顶曲臂向体前下落,内含按劲。
两腿随按变屈,直按至小腹处。同时,身体微向左转,面向体左45度方向,翻腕,变拳,拳心向上,向两肋处猛收。
紧接着秦无道右手曲臂小臂内侧贴体前向上钻起,钻至下颏处左拳也跟上向上钻,拳头跟在右肘内上侧,拳心向上。
秦无道两条手臂开始一同向处钻,右臂边钻边由内向外拧转,拧至拳心向上。
钻至鼻前一尺远时,右臂停而左臂不停,在右小臂上面紧摩右小臂内面向前向上钻顶,同时右脚蹬地,左腿向前趟出,至一步远以脚掌为力点踩落地。
两腿始终保持弯屈状态。重心在两脚掌连线的前七后三处,这样人体重心正好是前三后七。
脚向前趟的时候,左拳继续前上顶钻,两拳相交时骤然发力,变掌向前向下劈出,掌心向下。
同时右手变掌,掌心向下向回猛拉,停靠在脐下丹田处。
定住这个大形不动,就是三体式。
秦无道锻体之基,便是这内家拳中大名鼎鼎的三体式。
三体式是所有武术门派都有的入门基本功,三字经里所讲的三才天地人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上中下三盘,用力要达到三盘合一,也就是所谓的整劲!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阴阳相争,阴阳相生,矛盾统一的形式。外形由母腹中的胎形(先天)向出生后的立形(后天)交he而成。
三体式站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形意拳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姿势的基本法则。
虽然各种拳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领与三体式是一致的,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
不过三体式秦无道每天只修习两个时辰,其他时候大多都在站太极桩,毕竟秦无道只是一个八岁的孩童身体。
任何东西都讲究过犹不及,秦无道害怕伤了身体,所以主站太极桩,辅站三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