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齐大勋带着齐鸣串了一趟亲戚,去了一趟西郊的老房子,跟爷爷奶奶大伯以及俩姑姑,找了一家还算有点儿牌面的酒楼,坐在一起一起吃了个饭,气氛倒也平常。
本来就是找到了齐鸣上大学的借口,召集一大家子一起吃饭而已,毕竟齐鸣是老齐家第一个大学生。
要说别看是亲戚,还真是有个疏远亲近之别的,
大伯虽说是长子,但没啥大本事。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只能在家属院里包了一个老年活动室,从老头老太的菜篮里赚出来个仨瓜俩枣。他儿子是个滚刀肉,属于看不进书的那种,上了铁道警官学校,毕业了之后一直没个体面稳定的工作,跟着人在外面倒腾一些小生意,三天两头不着家。
和齐大勋关系最好的还是大姐,也就是最疼齐鸣的大姑妈。
从小就疼齐鸣,却并非溺爱,而是经常给齐鸣买书。
从最基础的《百家姓》《三字经》,再到后来的,《资治通鉴》《三国志》以及中外名著,齐鸣后世喜欢看书的习惯也就是这时候养成的。
不然靠齐大勋那点知识储备和觉悟,很难让齐鸣名表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只是大姑命不太好,丈夫前几年突然病故,就一个独生子在三镇市念的大学,老早就去深海发展了,一年回不来几次。
后世齐大勋生意失败,大姑妈也真是没少帮衬。
要说起来这顿饭吃的不咸不淡,除了吃到一半的时候,齐鸣的伯母酸了母亲戴丽娟几句之外,别人多半还是祝福齐鸣将来能学业有成的。
倒是奶奶,三言两语离不开自己这小孙子多么讨人喜欢,吃完饭后还给齐鸣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
齐大勋打心眼里没打算要,倒架不住老太太执意往齐鸣怀里塞。
那顿饭吃完之后,本来齐大勋本打算过两天,再带着齐鸣去一趟姥姥家的。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齐家的门就敲响了。
齐鸣的姥姥,小舅和舅妈,一大家子拎着大包小包就来了。
“妈,大勋昨天还说,这几天抽空回去一趟呢。”戴丽娟看着大包小包的全是硬货,不免觉得有点愧疚。
老太太一进门,也不理会自己闺女,慈眉善目的看着齐鸣,便朝着齐鸣伸手,便说道:“哦哟,小巨头(小鬼头)这就要上大学咯。阿拉三岁看大,就晓得小巨头将来有出息。”
六十年代齐鸣的外公参与中州棉纺厂的援建,便把一大家子从沪上接到了中州,几十年了,外婆这一口吴侬话改不了。
齐鸣满月之后本来戴丽娟要带回家,可老太太就是舍不得,说要带到三岁上幼儿园之再说,所以三岁之前,齐鸣一直在外婆家住着。
哪怕是后来上了幼儿园和小学,老太太隔一周也要让戴丽娟把齐鸣送回去一次,偶尔还要抽空坐公交车去学校看一眼,嘘寒问暖之余,还要偷偷的给齐鸣塞些零花钱。
这是真欢喜,也是真溺爱。
第22章 家庭聚会(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