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谈古论今话天下 > 鬼谷子《捭阖?三段》/何永旗

鬼谷子《捭阖?三段》/何永旗(1/2)

    鬼谷子《捭阖?三段》/何永旗

    【解读/何永旗】

    原文: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注:这里鬼谷子,讲了捭合的用法!另外也能看出,他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样子。

    从原文来看,鬼谷子是一个重“理”的人;正因为他的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上,所以鬼谷子《捭阖》篇便可以拿来使用。

    哲学思维,是以“理”做为根基的。哲学也是以“理性”思维,去探索未知的,“理”就很重要。

    “理”,可以说是“有序”的开始,它使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无“理”,就会陷入混乱;秩序与进步,也因“无理”而崩塌。

    鬼谷子的思想,是以“理”为根基的;那么他的思想,就能够做成真(能变现)。

    思想、理想和梦想,它们都具有远景性,在“理”的基础上,它们就能实现。理想与幻想的差距,只在一个字“做”;有理可寻,就能做成真。

    有梦想而去不做,这就成了空想和幻想,那样理想与愿望,就永远只停留在了“梦”的阶段。这可以说是梦的死亡。

    比较一下“理”,看看有“有理”跟“无理”有何差别;

    A组,有理:1,2,3,4,5,6,7,8,9,10;这是有“理”有“序”的组合,它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排列顺序。视觉上,表现为“清晰”,包括思路的清晰。

    B组,无理:720594831这里显示出了“无理”,无序凌乱的数字,给人一种迷惑感!它使你,一时反应不过来。

    无“理”,就表示着无序;如果再让你把“无序”的东西做出来呢?那会非常困难,根本办不到。

    “理”是哲学的根基,它代表着有序、规律、脉络,总之“理”的作用是条“理”。

    梦想与理想的差距在哪里?——“理”,有“理”就有步骤和顺序,包括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样“理”想就容易做成真。

    无序,状态下连“智”都没有了。无“理”就代表着无序,脉络根本就无从谈起。在无““理””的状态中,会是一团乱麻,进去找不到入口,出来找不到出口,很混乱!这是时代在倒退的情形。无序使人无从下手,做的时候要大费脑筋。怎么做?从哪里起头?这样做对吗?因为“无序”充满了未知,后面那个结果,你永远无法预知。

    哲学思维有两种,它俩的目的,都是为了探寻真理。

    第一种是“理性”逻辑思维;以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作为代表(用理性思维,去探寻真理)。

    第二种是“感性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老子思维作为代表(悟道,通过观察与感悟,去探寻真理)。其他的哲学思想,也有;不过不多,基本都归入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两个体系当中。

    比方神学,神学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它是最早、最古老的哲学思想了。

    神学这个思想体系的发展,它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最古老(感性思维),它是通过“冥想”去认识“神”。

    注意:冥想也属于“感性思维”,但是与老子的悟道不同。“悟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它也是重在感悟“想”,第二“悟道”重在“观察”,思想与观察结合在了一起。老子的思想体系,顺序基本是这样:观察……启发……悟道……得道。

    标注;老子的思想体系为:观察……启发……悟道……得道。

    再说一下古希腊哲学,它是以苏格拉底的“理”性逻辑思维,作为根基的。

    苏格拉底的理性逻辑思维,在一开始有两种倾向;他(苏格拉底)起源于“感性思维”,中期“理”性思维占主导(理性主导,感性次之;通俗的讲,理性占62%,感性48%)。注意!在苏格拉底身上,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学生柏拉图身上呢?慢慢的“理性思维”一步步上升,差不多就是理性思维73%,感性思维37%。亚里士多德呢?理性思维进一步上升,理性思维81%,感性思维19%,然后基本就维持在这个状态中。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系呢,前期来自神学的“感性思维”思想(“冥想神”);后期就是苏格拉底独有的,思想体系了,理性逻辑思维。

    注意:不管是“理性逻辑思维”还是“感性思维”,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探寻真理”。当理性逻辑思维占主导以后,神学也从“感性思维”转变成了“理性思维”,注意!神学思想体系还是比较务实的哈!理性逻辑思维占主导以后,神学慢慢的转入了“理性逻辑思维”当中。

    此时呢?“感性思维”就只在老子这里得到了保留。

    所以说,哲学思想体系呢,它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的“理性逻辑思维”,和中国古代老子思想。

    不过,沿用的思想体系不同,收获是很不同的。比方:理性逻辑思维呢,它“重在构建理论”。构建理论,就是说:不同学说,都可以在理性逻辑思维的框架内建立;理论跟社会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它也有缺点,人文关怀不够,冷冰冰的、认死理。

    但是,“理性逻辑思维”它有个优点:它思路清晰,有迹可循!可以查找漏洞也便于修复。比方“树结构”,这是理性逻辑思维下的产物。

    嘿嘿,电脑系统程序,就是采用的“树结构”;主项,子项,根目录,一路延伸。这是理性逻辑思维的强项,思路清晰!如此,它的理论与学说就更容易实现了。这推动了社会生产率,同时提高了效率。

    哲学思维的另一个体系呢,就是中国古代老子思想了。这是“感性思维”,感性思维的优点在于“包容”;人文关怀是感性思维的强项,美学、艺术、文学,在感性思维下更容易发挥。

    理性逻辑思维的强项在于:专而精致(工匠精神)。

    感性思维的强项在于:抽象(艺术家气息)。

    你注意看!老子的哲学思想,很难讲清楚“道”是什么。没有办法给“道”做一个定性。

    比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观以为道。

    哈哈!按照老子的说法,“道”不可说。

    “道可道”这里说:道的里面,还有道。

    “非常道”它不是一般的道,你不可以给它定性。假如你说:道是这样…这样…这样的,老子立刻反对你,说:不对,你能说清的,那就不是“道”。哈哈!

    “名可名,非常名”;这里是说:“道”呀,还不是老子所指的“那个”,“那个”叫什么呢??——勉强称为“道”。所以说:“道”很难描述清楚,但是“道是存在的”。

    “道”左右着万物生长,天地运行的法则都在于“道”的里边。有,很难讲明;老子说:你可以去感受“道”,它就在你身边。嗯……“道”确实存在,不过很难讲明,注意:你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就是说呀,“道”,你可以去感受它,但不要去说“它”。

    不是说:“道”不可说,只是你说不清,你讲着…讲着,回头一看,你自己都不认为“那是道”。

    “道”是真实的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去感受它,说不清!

    哲学是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去探索真理与未知。有“理”跟无“理”,哪个容易做成真实呢?答案是有“理”,有理更容易把思想变成真。因为“理”有规律可寻。

    从概率上说、有“理”条理更清晰,做起来不但容易成功率还高。无“理”连头都找不到,不知该从哪儿下手了,这使人迷惑。

    鬼谷子的思想是“重理”的,这是哲学思想。所以鬼谷子的学说能够拿来“用”。

    通过“用”,也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它操作性更强,也便于查找原因来修复。哲学思维是重理的,重理的好处是:脉络更清晰,这样就有利于检查和修复。

    假如把鬼谷子著作中的“理”拿掉,会怎么样呢? 那它就变成小说了。像西游记一样的小说名著。但它不能拿来指导生活(无用)。

    小说,不是从“理”建立起来的,那它就不能拿来,作为生活指导。也不可能对人有所帮助,娱乐一下而已。小说只能算,是一种娱乐消遣。读一本书,关键要看它,让你学会了什么,这才是你读书的价值。读小说是为了娱乐?笑过以后什么也没有了,还浪费了你的时间。同样是读书,读点能提高思想的书,反而对你帮助更大!你用你的收获,也可以去帮助别人,比方:答疑解惑。

    能使人类进步,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是“理”,就在于它有“理”可寻。

    从思维来看,鬼谷子重“理”,这样他的学说,就有了指导性和实用性。

    他的思想成果,就可以拿来用;使用后,也能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

    ——“理”是关键。

    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鬼谷子的思想,是在“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他的思想成果,可以拿来解决社会上的矛盾。

    孙武吸收了鬼谷子的思想,他把鬼谷子的思想用在了战争上,后来孙武写了《孙子兵法》。这些理论,都是可以拿来使用的,并在现实中、也取到了惊人的效果。

    鬼谷子“捭阖”之道,就两个字——“谋略”。

    再简化就是——“攻—防”

    《孙子兵法》对作战思想,它指导性很强!它在使用中,屡建奇功。这对作战方法,非常有帮助!古代军事家,大都暗自修习谋略。比如秦朝的李思,他非常懂得“谋略”。{奇货可居}他在秦王嬴政,无势的时候就资助了他;李思为自己的未来,铺好了路,这就是谋略。

    因为鬼谷子的思想是“重理”,所以它的学说,可以拿来解决“问题”。很实用,都在用!能取得十倍百倍的效果。

    马不吃夜草不肥,你不偷吃两口,怎么能长膘?——《捭阖》就是为了“谋利”,鬼谷子说:有“利”,就有捭阖的必要(空间)。

    孙子兵法说:事…不谋,则不立。这是在强调,必须要有计划;一个计划,成败两手准备。

    捭阖,能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境。它可以让你化险为夷,绝处逢生!这是保命的本领。

    鬼谷子的思想,衍生出了军事家孙武;也催生出了“谋士”这个职业。严格的说:如今的“外交官”,也属于“谋士”。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充当“说客”——“口舌”。

    捭阖的目的在于“利”。有利,就有捭阖的必要。

    我觉得:鬼谷子的思想,在现代、比《孙子兵法》实用。商场如战场,鬼谷子《捭阖》,就是教你应对事、势、局的方法。
鬼谷子《捭阖?三段》/何永旗(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