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期满,上官问月坟前拜别,泣曰:“不孝女问月,未有奉茶进饭之礼,不能执手扶右之仪,乃儿之罪也,来生再投膝下,以报双亲恩情,全今世之憾矣。
孩儿谨记双亲之志,为毕生所向。今日去矣,他日复来望之。”
上官问月悲泣之,侍女扶之,上辇车,韩聪率百余名士卒,护其左右,行往长安。
明月寒霜洒珍珠,秋夜萧疏溪水声。
山路崎岖多险境,林间无日落风尘。
且说郜国公主,前时上官问月所欺,久难释怀,怨恨积深,常吐心血,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命张先日夜探,上官问月行踪,恨不能饮其血,食其肉,又心忌正阳,不敢京城行凶。
得知上官问月,骊山进孝,大喜,使张先携死士二百人,路途埋伏,欲杀之。
韩聪护车驾行之一处洼地,突闻路两侧,草木沙沙响,自林中跃出,二百余黑衣蒙面人,包围韩聪人马。
张先蒙脸,手握利剑,率大刀手,直取上官问月,死士训练有素,见人便砍,不畏生死,凶狠毒辣,非士卒所能敌矣。
韩聪命士卒,护上官问月,抽佩刀来迎张先,叫曰:“汝等何人!胆敢,来犯明月公主。”
张先不答话,举剑砍落,面门而下,韩聪抬刀上挡,张先无坐骑,一跃而起,身落辇车之上,一脚踢飞车夫,来掀车帘,士卒来拒,皆砍到在地。
韩总欲来救,乃二三十死士缠斗,不能脱身,上官问月下辇车惊走。
张先追之,士卒举刃截其路,死命护之。
二三死士追至甚近,韩聪砍到五六人,脱身来救上官问月,砍到近身二三人,贼众复围韩聪交战,士卒死上多半。
张先一跃,落上官问月身侧,一剑砍倒侍女,复举剑砍上官问月,上官问月惧,哎呀一声惊叫,随其声,噔一声,轻响弓弦声。
张先闻声观之,箭已至胸前,张先忙侧身避之,未及箭穿右肩而出,手中剑落地,张先左手捂右肩,抬头视射箭之人,见一人骑马,立前高丘之上,俯视也。
射箭者正阳是也,坐龙驹,手握弓,右手自后背又取一箭。
张先见之,识得正阳,如见阎王,肝胆决裂,跃入树林逃匿而去,不见踪迹。
黑衣人多数逃散而去,未能去者,饮药而死。
此乃正阳陪王氏游骊山,至山脚下,闻前有喊杀声,停车驾,使程虎、段风烈守护,单骑上前来观之,正遇上官问月有危,相隔甚远,故取箭射之。
上官问月披孝素服不便行礼,谢曰:“问月他日在拜,殿下救命之恩。”
韩聪行礼曰:“多谢殿下相救也。”
正阳曰:“此乃举手之劳,常人见之,亦施援手,公主,韩将军不必挂怀也。”
上官问月复曰:“问月身有素服,不便与皇后娘娘相见,待换衣进宫请罪也。”
正阳之,招车驾前行,上官问月退立一侧,让过王氏车驾,复上辇车归长安。
诗曰:
积善者风为之舞,有德者天佑其佐。
聚黑云江燕欲坠,倾暴雨河水重逢。
夫莲花冰清之美,惟红梅玉洁之丽。
佩幽兰忠贞之节,披绿竹不渝之操。
骊山脚下,正阳救上官问月,复前行入骊山,扶王氏下辇,山内行走,兵将随之。
王氏观景,骊山花萼盛开,烟幕缭绕,云霞满天,翠绿苍郁,闻有野兽嚎叫之声,回荡山岗。
诗曰:
周亡汉兴匹夫走,天下归心君逐鹿。
蛛网蝶影云纷扰,青松白鹭志气高。
褒姒多愁笑诸侯,幽厉匿奔避骊山。
八百江山东流去,青史成败论英雄。
王氏谓正阳曰:“骊山之美异于龙凤山,各有其风矣。”
正阳曰:“龙凤山位出独特,吸三国之灵气,故龙凤藏之。”
王氏复曰:“正儿,路遇何事也?”
正阳回之,曰:“明月公主节效双亲,归途中,有黑衣人截道,欲害公主,孩儿射伤其人,救之。”
王氏叹曰:“月儿自幼父母双亡,有韩老养大,别无亲人,甚是孤苦,吾所痛心也。正儿观月儿如何?”
正阳曰:“公主花容月貌、文才绝伦、世间少有。”
王氏曰:“吾意欲月儿许汝,汝可愿意。”
正阳辞之,行礼曰:“孩儿已有贤妻,岂敢妄思,孩儿不敢受也。”
王氏曰:“王侯将相三妻四妾常礼耳。”
言未毕,树木震响,突见自林中跳出,一只花斑虎,又紧随其后,跃出一少年,腰挎短斧,身披兽皮。
肩扛铁扁担,截老虎去路,老虎张牙舞,爪冲向少年,少年弃扁担,老虎跃落,少年侧身让之,伸双手一把抓,老虎尾巴、哼一声使力,摔老虎大树上。
诸人观少年英勇力大,无不惊叹。此少年名曰裴祥宝年紧十五,因祖上得罪于宦官,故避祸同老母隐居山中,猎虎为生。
裴祥宝摔二下,死了老虎,不闻诸人,拿起扁铁树,扛虎便走。
正阳叫曰:“小兄弟,且慢。”
裴祥宝闻声回转曰:“何事?”
正阳近前曰:“小兄弟,尊姓大名如何称之,居何处?”
裴祥宝曰:“吾名裴祥宝,居住此山也。”
正阳复问曰:“父母在乎?”
裴祥宝曰:“母亲在也。”
正阳曰:“小兄弟待往见之,吾有言语请教。”
裴祥宝曰:“吾带汝往,见于不见母亲之意,吾不能左右也。”
正阳见少年淳朴,喜曰:“善。”
遂裴祥宝引正阳、王氏诸人,往茅屋行之。王氏观正阳面露喜色,谓曰:“正儿,何事这般喜悦。”
正阳曰:“南征之事,吾心病了去也。”
王氏闻言,面热不语。
正阳复曰:“孩儿观此少年,有大将之风,虽有些迟钝、然胸怀坦荡,目无邪光,气力超群,若得此人,日后必成国家栋梁。”
王氏曰:“真乃社稷之福。”
异林秀木紫芍药,青竹云梦飘霓裳。
路数道非拂荆扉,京洛春衣度江淮。
裴祥宝领诸人前行,过了两个山头,至一所茅屋,院门巨石掩之。
裴祥宝谓正阳曰:“于此等候,吾入内告之。”
正阳曰:“小兄弟,言于老人家,唐朝王皇后欲见也。”
裴祥宝搬走石头入院,至茅屋门外,老虎轻放一侧,躬身轻声曰:“母亲,孩儿归矣。”
自屋内闻裴老夫人之命,曰:“儿入来。”
裴氏坐木榻之上,裴祥宝推门而入,跪于厅中。
裴氏曰:“祥宝,今日狩猎如何?”
裴祥宝曰:“孩儿捕得一虎,来时遇路人,自言唐朝王皇后,欲求见母亲。”
第三十回 问月守孝路遇险 正阳骊山得祥宝(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