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谋明 > 第二百二十章 终章

第二百二十章 终章(1/2)

    时光荏苒,诸多历史上值得记录的大事,最终也无非就是简单的几行文字。

    顺治元年正月

    亦是崇祯十七年的正月

    顺治帝御大政殿(笃恭殿)受贺,命礼亲王代善勿拜。郑亲王济尔哈朗谕部院各官,凡白事先启睿亲王,而自居其次。

    二月

    祔葬太妃博尔济吉特氏于福陵。改葬以罪赐死之妃富察氏于陵外。

    三月

    大学士希福等进删译《辽史》、《金史》、《元史》。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自缢。

    四月

    固山额真何洛会告肃亲王豪格悖妄罪,废为庶人。晋封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余郡王。大学士范文程启睿亲王多尔衮往定中原。以大军南伐祭告太祖、太宗。

    五月多尔衮率大军抵达燕京,明文武诸臣士庶郊迎清军入城。多尔衮进入皇城,居火后余生的武英殿理事。令官吏军民以帝礼为明帝发丧。令故明内阁、部院诸臣以原官同满洲官一体办事。按制葬明庄烈帝皇后周氏、妃袁氏,明熹宗皇后张氏、神宗妃刘氏。明朝福王朱由崧即位于江南,改元弘光,以史可法为大学士,驻守扬州督师。

    顺治二年正月

    亦是弘光元年正月

    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都统,代豪格征山东。以太宗第七女固伦公主下嫁内大臣鄂齐尔桑子喇玛思。命房山县岁以太牢祭金太祖、清世宗陵。

    二月

    始修《律例》。谕豫亲王多铎移师定江南,英亲王阿济格征讨李自成。

    三月

    始祀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明太祖于历代帝王庙,并定从祀大臣。

    四月

    葬故明殉难太监王承恩于明帝陵侧,给祭田、建碑。豫亲王多铎师至扬州,谕南明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降被杀,清兵对城内人民持续进行了十天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以太宗第八女固伦公主下嫁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子巴雅斯护朗。初行武乡试。

    五月

    命内三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等纂修《明史》。

    六月

    再次强制推行剃发令,皇太妃逝。

    发布诏告:清廷兴兵,本无意兼并,只为明清和好;但因李自成兴兵导致了明国祚灭亡;清军自关外整旅入关,乃是代明雪恨……以此来消弭汉族的反满情绪。

    并命于十月在江南举行乡试,以笼络汉族士人。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多尔衮亲自谒拜孔子庙。

    闰六月李自成逃亡湖北九宫山而死。

    定群臣公以下及生员耆老顶戴品级。

    诏谕严禁谏官朋党相争。定满洲文武官品级。定诸王、贝勒、贝子、宗室王公顶戴式样。明朝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隆武政权,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建鲁王监国政权。

    七月

    享太庙。上清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清太宗文皇帝玉册玉宝于太庙。设明太祖守陵太监四人,给祀田二千顷。禁中外军民衣冠不遵国制。清兵进至嘉定,进行三次大屠杀,史称“嘉定三屠”。

    ……

    “豫亲王多铎自杭州折返,潞王被擒,多铎听闻扬州失陷之后,乃率贝勒尼堪,贝子屯济,东江叛将耿仲明,孔有德,马宝,李成栋,金声恒等诸部兵回师,预备至镇江渡江北上,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一个军情司的官员将最新的情报呈上,闵元启微微颔首,对军情司有效的工作进行了褒奖。

    这个军情人员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因为能当面和闵大人说话,脸上神色十分激动。

    大河镇的镇兵们在扬州城外搭建了庞大的营垒区和栅栏区,战线一直抵近长江渡口。

    但按照闵元启的命令,并没有将渡口直接封死,而是留给了敌军上岸的回旋之地。

    很简单,闵元启就是要在扬州城外近大江的地方,留下那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做为和清军主力决战的战场!

    匆匆年余时间转瞬即过,对刘泽清部胜后,闵元启迅速抢占了海州抵盐城地方,治下百姓人口近二百万,土地过百万亩,一季屯田之后粮食积储充足,又打造了大量的火铳和佛郎机炮,新军将士开始大规模征募,待多铎破徐州和扬州之时,闵元启麾下已经有一个整编骑兵营,一个整编炮兵营,三个后勤辎重营,一个重装近卫营,三个火器营,六个混编营,总计十五个营五万余人的主力部队。

    从闵元启开始崛起之时到如今,总计不到两年时间,能够有眼下的兵力,着实也是令所有人想象不到。

    南明小朝廷在给大河镇开镇之后,拨付的钱粮加起来怕是十万两都不到,这还是因为朝中有人乐于见到有人牵制刘泽清,刘泽清先依附东林后而反叛,这令得东林党人大感愤怒,若非如此,大河镇开镇,闵元启为总兵,还有拨付钱粮,这些好事可是轮不着一个才几千兵马的地方小势力。

    闵元启的钱粮主要还是来自盐业,将盐城一带灶户整顿,改煎为晒,产量大增的同时,大量精壮能吃苦的灶户被引入军中,成为大河镇新营伍中的将士。

    王三益和李国鼎等人的田亩改造和增产之事进行的相当顺利,收获了大量粮食。

    大量海盐被朱家的商道卖向江南湖广河南山东,乱世之时,原本的盐业商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云梯关的产盐规模急剧扩大,反而是将混乱的市场给抢了下来。

    总计一年多时间,平均每月是超过十万两的净收益,百万之银养兵五万人,加上铸造了大量的佛郎机炮和虎蹲炮,以及一万五千支合机铳,加上大量的精铁兵器和锁甲,扎甲,以及购买了数千匹战马,所有的银两都算是物尽其用了。

    闵元启其实可以募集更多的部下,将部曲如刘泽清一样扩充到十万人以上。

    但那势必会减少对战马,兵器,铠甲,火炮的投入,在闵元启看来是得不偿失。

    客兵这一年多在淮安是聚集了七八万人左右的兵力,但刘泽清的防御反而是收缩了,而且在清兵南下之初就毫不犹豫的直接投降了。

    因为闵元启的发展已经令刘泽清如芒刺在背,其感觉到的威胁远远超过了高杰和刘良佐等部。

    哪怕是高杰被刺杀后徐州镇一片混乱,闵元启也没有北上囊括高杰地盘的打算。

    阿巴泰下山东时,闵元启完全可以北上击之,将阿巴泰部击败,但他也是在全盘考虑过后放弃此想。

    其后高杰部投降,刘泽清部投降,刘良佐部投降。

    现在在攻击江阴的就是刘良佐部,把江阴城屠城白地的并非清军,而是刘良佐部。

    在七月到八月之间,迎风而降的刘良佐和刘泽清,还有左良玉的残部,以及黄得功的部下,高杰的残部。

    还有南京城的那些大吏官员和勋贵武将们,这些人投降时并没有心理负担。

    因为在所有人眼里和心里,大明都是已经死透了。

    闵元启在那时候并没有选择出兵,他若是出兵,凭着精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还有在和刘泽清部的小规模战事中锻炼过的将士还是颇有信心挡住南下的多铎,哪怕是血战到底,他也有信心将其挡在江淮之间。

    但那又如何?

    南明小朝廷就不内斗了?

    四镇就不跋扈了?

    大明到崇祯中后期后,最大的问题不是缺粮缺饷或是打了什么败仗,而是民心不在明了。

    大明的统治原本就建立在和士绅的合作基础上,大明以功名利禄吸引士绅阶层效力,待士绅阶层堕落腐朽之后,整个国家的活力和朝廷的统治力就出现了大麻烦和大问题。

    待崇祯中期之后,朝廷屡次加饷,征收的粮饷和财赋收入却是一直在下降。

    这个原因就很简单,并不是什么商税收不上来,也不是太监得力,文官不得力。

    而是整个士绅阶层放弃,或是说抛弃了大明。

    多铎南下之快速,之轻松,灭亡南明之快,实在是华夏史上的奇迹。

    短短几个月时间,拥兵百万,拥有几乎整个南方地盘的南明土崩瓦解,连弘光皇帝和整个内阁都被一锅端了。

    包括跑到杭州的贤王潞王,不仅其身边的大臣无意抵抗,潞王本人也完全失去了信心,宁愿 投降后搏一条生路,也不愿做殊死的抵抗。

    从亲藩到官绅,再到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也没有了抵抗的意志。

    这种东西,不是闵元启打一场胜仗能挽回的。

    或者说,在闵元启真正感觉到有机会时,他就已经有类似的打算和想法了。

    顺治元年到二年,这一年多的时间清军无往不利,不管是顺军还是明军都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大量的顺军将领和明军将领都选择投降。

    多铎至南京和杭州后,任命了三百多文武官员,多半都是明军降将和降官。

    他们替新主子迅速安定地方,征剿不服,同时开始缴纳赋税。

    四月二十五日,多铎率领清军攻占扬州,杀南明督师史可法,并制造“扬州十日”。  随后多铎陈兵江北,于五月初九日占领镇江。

    五月十六日进入南京。为抚辑明朝遗民,多铎以定国大将军豫王令旨遍谕各处,称清军平定东南,乃是"奉天伐罪,救民水火",并张榜示谕臣民,严禁胡服辫发。

    于扬州立史可法祠,表彰史可法的忠节;又拜谒明孝陵,对“明太子”礼遇甚恭。同时,多铎也告诫南明官民,若抗拒不降,扬州屠城便是前车之鉴。五月二十八日,多铎去南京报恩寺上香,引发万人空巷,甚至还有因围观他而被挤死的市民。

    平定南京后,多铎遣贝勒尼堪、贝子屯济等率军追击弘光帝于太平,生擒弘光帝。六月初,多铎又遣贝勒博洛等趋杭州,败大学士马士英,降潞王朱常淓。

    淮王朱常清亦自绍兴来降。至此,浙东、浙西全部为清军控制。江浙平定,多铎即承制改南京为江南省,并疏请授江宁、安庆巡抚以下官三百七十三人,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并以南京为中心,各重镇要道派驻八旗重兵,雄视赣、闽、湘、粤、桂等省,随时准备继续南下,扫荡各地的抗清武装和明朝残余势力,并按清廷要求执行剃发令。

    七月,清廷以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等往江南代多铎。

    十月,多铎率大军及弘光帝、伪太子等战俘凯旋京师,顺治帝亲迎于南苑,行郊劳礼,晋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并有丰厚赏赐

    福建也是望风而降,湖广早期平定也相当顺利。

    一切的变化并非是大家突然又对大明忠诚起来,也不是李自成或张献忠的突然死亡,说来也是吊诡,整个崇祯年间这两个流寇首领是怎么都打不死的小强,倒是到了清兵一入关,李自成就突然死在了九宫山,十几年间李自间经常遭遇险境,但都是安然无事,却是在九宫山被一群地方团练给夺了命,实在令人感觉诡异莫名。
第二百二十章 终章(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