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的人都会有一个想要成为朋友的人,这个人不必非常相似,可能相差甚远,只要足够特别就可以了。
聂树文很小的时候,他的朋友是一条狗。
怎么说呢,聂树文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小时候他爸爸非常忙,并不是经常在身边,而妈妈一边要照看家庭,一边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更多的时候,聂树文是自己照顾自己。但是一个长大到十几岁的孩子可以照看自己,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或者说是不到七岁的孩子,要怎么去找看自己呢?
要么说聂树文家里的家长都很聪明,聂树文那个时候很害怕见外面的人,并不是很喜欢和人打交道。这大概就是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吧,有些人天生下来就是有倾向的,他更喜欢和动物待在一起。
聂树文的爸爸跟一个朋友家里带回来一条小狗。
聂树文长大之后知道那只叫做憨憨的小狗,在学术上或者是官方名称上,叫做牧羊犬。
算是一种大型犬。
当然那个时候,聂树文并不知道这些。那只憨憨的小狗和聂树文相比要小很多,只到聂树文的脚踝的位置。
于是,聂树文的幼年时期,就是和这只小牧羊犬度过的。
长大之后他一度觉得,那时候那只叫做憨憨的狗绕着他打转的时候,一开始可能并不是在玩耍,也不是在和自己示好,很可能也是一种天性,作为牧羊犬的天性。当然,这种关系里,聂树文并没有什么选择权。
长大之后,憨憨越来越大,站起来的时候差不多能和聂树文一样高。
聂树文长大了,憨憨就老了。
再后来,聂树文就没有朋友了。
到后来聂树文觉得自己如果一个人孤单的活着,并不是很有问题,但是那样会被人招致麻烦,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于是,聂树文开始以一种被动的方式选择朋友。
陈闵之进入聂树文的视野,就是在那样的一种情形下。
那时候陈闵之就认识聂树文。
两个人是在一个地方长大的,父母之间总是有些走动,所以算不上是陌生人。但是对于陈闵之来讲,聂树文和正常的小孩子不太一样。
具体哪里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的。
聂树文那时候很古板,开起来就是一板一眼的那种,行事作风完全没有小孩子的样子,就像一个大人。
陈闵之印象很深的一次是陈闵之的邻居家被盗。
就在陈闵之瑟瑟发抖的时候,聂树文作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惊吓,而是报警。那时候他看着邻居额头上渗出来的血,都快晕过去了。他始终想不通,聂树文是在怎么样的情形下,才能那么淡定应对完全意料之外的事情的。
那就根本不是一个十四的孩子应该有的反应。
后来,陈闵之开始和聂树文一起上学。
聂树文话不多。
走路很快。
学习很好。
然后。。。。。陈闵之就不知道了。
聂树文并不喜欢说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的喜好之类的。
陈闵之是通过和他接触才观察到的。
他不喜欢桃子和苹果。喜欢吃辣的东西。喜欢比较暴力一点的运动。平时没什么脾气,最大的反应就是微微笑一下。别人笑的时候,可能是表示愉悦。聂树文笑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表达,“让一让,你挡住我的路了。”
即使被人堵在校门口的时候,他也是那么一副德行。
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后来陈闵之就问他,“你看着和冷血。”
聂树文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哦,没什么反应。
聂树文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他接受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异于常人的任何存在。包括自己的冷漠。
论人之初(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