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官跟他分析得很清楚了,南洋的土地都是人家自己的,至少就比你少了三成的地租成本。
人家的规模大,能买华夏公司的手动插秧机,收割机,最要命的就是还用的是没有工钱的劳工,一年能种三季,比你老黄的成本要低一半还多。
你亏得当裤子的价钱,人家还有得赚。
大明内部的粮食生产以后将是一个亏本买卖,在大明佃人家的地种粮食,要亏得裤衩都不剩。
老黄只能认输,趁着自己现在还没把积蓄亏光,赶紧移民走人,至少还能省下三成地租。
李斌的毒计,让大明还赖着不肯走的佃户,瞬间就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大家刚过了几天好日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闷棍就砸到了头上。
以前移民工作最难的江南地区,移民官的工作好像一夜之间就爆炸了,一个个忙得晕头转向。
老黄全家也坐上了开往东华的移民船,驶向未知的远方。
他其实最担心的是自己七十岁的老娘,但一上船,心就安了大半。
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床铺,每个船舱五张高低床,一点都不觉得拥挤,吃的比他们自己在家吃得还好,船上还有医生,生病了马上就有人照顾。
整个航程也就十几天,一点都不难受。
“这谁起的名字?金山就金山,怎么还是个旧的?”
老黄背着自己的老娘,两个儿子背着他们那一点家当,娘子拉着两个丫头,也家人又在移民官的带领下,登上了火车。
大铁船都坐了十几天,对这个像长龙一样的铁车也没多惊讶了。
倒是四个孩子头一次看到书上说的火车,兴奋得不得了。
“真快,这一车拉了有几千人吧。”
在铁路工程处的不懈努力,和劳工的血泪浇灌之下,这条路已经修到了后世的盐湖城,老黄他们的目的地就是这个大盐湖边的城市。
当然,这时候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空地。
这里是李斌规划的是整个东华北洲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将有三条铁路分别通往东,南,北三个方向。
聚集在这里劳动的劳工上百万,老黄他们移民过来,任务就是为这些劳工保证粮食供应。
“三个成年人,每人五十亩,四个孩子,男孩是二十亩,女孩是三十亩,你家一共是二百五十亩!”
这边负责接收的移民官三下五除二,随便给老黄一家拉了一块地,看上去都不止三百亩了,然后又丢下一套活动房,一堆工具,一堆口粮和种子。
“这是清单,自己点一下,没问题我就走了。以后有什么事,去镇上找镇政府就行了。”
老黄这人谨慎惯了,见多划了这么多地给他,怕这移民官是在坑他:“这划出来的地,真的是给我们种的?”
移民官看他这种人多了,马上笑了:“你不会以为这里是大明,一条田埂都打得头破血流吧?实话告诉你,你要有本事,这里的地你随便种,咱们东华最不缺的就是地。”
随便种个屁,老黄自己分到手的两百多亩都不知道怎么种出来。
移民官刚要走,突然想起来了:“你没钱买牛或者拖拉机吧?去镇上,有专门给人耕地的农机站,收割了拿粮食还工钱就行。”
这也是华夏公司提供给移民的服务,不光是能解决移民的问题,还能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虽然大明百姓不介意用人来拉犁,但李斌可不愿意。
一家人手忙脚乱的把活动房搭了起来,然后按移民官的指点,去砍了颗树来生火做饭。
人家说得很清楚了,木材随便砍,多的是。
现在是夏天,一家人直接就把桌子架在门口吃饭。
老黄端着碗,感叹道:“我这心里怎么这么慌呢?就这么稀稀拉拉的几户人家!”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分到的地方离着镇上有二十来里了,上隔壁串个门都要走上大半里地。
没办法,每户几百亩地,中间还留了空,不离得远才怪。
他娘子瞪了他一眼:“慌什么?家里的粮食堆满了,这么多地随便种,我刚才去河沟里洗菜,里面全是鱼,明天你就带着孩子们去抓鱼这里的盐便宜得不像话,咱们多腌一点咸鱼,吃了才有力气种地。”
这时候已经是七月底,今年已经种不成粮食了,只能先种点蔬菜自己吃,然后把地整平。
第二天一早,老黄就带着四个孩子往河沟边跑。
第272章 做猎人真香1(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